为落实好国家、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近日,临汾市畜牧发展中心特举办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研讨培训班,进一步加快我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抓好生猪生产的重要性
去年以来,中央、省、市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生猪生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关于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猪肉价格的通知》,这些政策文件为我市开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引。
二、科学研判,认清生猪生产发展形势
按照统计数据,全市二季度生猪存栏107.4万头,同比增长16.4%;能繁母猪存栏12.6万头,同比增加15%;今年省厅下达临汾全年出栏任务98万头,目前我市出栏达79.8万头,已经完成全年任务的81.4%,生猪生产呈现加快恢复态势。但仍然面临着困难和问题:一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风险。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养殖规模之间生产恢复进度不平衡,仔猪、种猪频繁调运加大了非洲猪瘟疫情风险。全市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高速公路出入口设卡17个,检查车辆457辆,查出违规调入车辆7辆。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饲料、兽药、屠宰企业未能按计划复产,部分养殖场户动物防疫、种猪投放、仔猪补栏受阻,新建和改扩建猪场复工时间被迫推后。生猪产能恢复受到一些阻碍,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
三、多措并举,促进全市生猪产业提速发展
加速生猪生产恢复发展,需要从惠农政策、养殖技术、疫情防控、调运监管等多个方面着力。要强化政策扶持,用足用好能繁母猪补贴、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生猪保费补贴、规模猪场改扩建及粪污处理等国家支持政策,积极协调当地财政支持,出台本地扶持政策。要提升养殖水平,推广“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以大带小,促进散养户向适度规模发展。要加强疫病防控,内防外堵,不断提升动物疫病检测、监测预警、疫病防范、全链条动物防疫信息管理能力,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确保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保障产业安全。要做好调运监管,开展好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形成有效防范非洲猪瘟通过运输环节传播的长效机制。 从生猪生产产业链条的各个方面促进产业发展,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临汾市畜牧发展中心主任 黄海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