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中等师范教育主题征文大赛”火热进行中!

2021-08-11 17:49:11 来源:你好中师生   浏览次数:

由重庆市江津区

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

主办的全国首届

中等师范教育主题征文大赛

正在火热进行中!

  本次比赛于2021年4月8日正式启动,旨在更好地挖掘、搜索宝贵的中等师范教育历史资料,全面、充分地展示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激励新时代师范人勇攀高峰、砥砺前行。

  大赛通知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全国各级教育部门相关人士、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师生、对中等师范教育有情怀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已征集到来自河南、江西、湖南、福建、贵州、重庆等省市的优秀征文作品78篇。

  现选取部分作品展示如下:


部分征文展示

论文类


  改变“教条学”的一点尝试

  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 何吉利

  改变“教条学”的一点尝试.docx

  何吉利,女,出生于1930年8月。195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后,在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担任高级讲师(现属于长汀二中管理的退休教师,因为从长汀师范退休后,长汀师范撤销,并入长汀二中)。


  发扬中师精神 扬帆职教海洋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 黄仁贤

  发扬中师精神 扬帆职教海洋.docx

  黄仁贤,男,1935年12月出生,1957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原任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政教处主任, 1996年退休,现居住阆中师范学校内。


  师范教育无意中

  体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蒋映辉

  师范教育无意中体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doc

  蒋映辉,男,苗族,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生于1967年3月,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现在贵州工作,系贵州天柱县作协副主席。1982年9月,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普师专业,在四年制实验班279班就读,1986年7月毕业。文学作品散见《福建文学》《湖南文学》《草原·绿色文学》《贵州作家》《华夏散文》《百家湖》《教师博览·原创版》《杉乡文学》《躬耕》《中国文化报》《教师报》《湖南日报》《贵州日报》《贵州政协报》《贵州商报》《语文报》《语文学习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教育教学论文散见《湖南教育》《初中生》《师道》《教师论坛》《贵州教工》《教师博览·原创版》《语文学习报》等报刊。


  坚守乡村的中师毕业生的

  现状及提升办法

  云南省红河州师范学校 李俊松

  坚守乡村的中师毕业生的现状及提升办法.docx

  李俊松,男,45岁,1994年7月云南省红河州师范学校毕业。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竹园镇第三小学教师,云南省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高级教师职称。在《中国教育报》《云南教育》《红河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散文、新诗、古体诗词百余篇(首)。


部分征文展示

散文类

  南下小曲

  重庆市江津师范学校 周国堂

  南下小曲.docx

  周国堂,重庆江津人。先后任教于江津师范学校、邓建国电视学院、重庆电视大学、海天艺术学校等,是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语言文字专家,教育家,散文家,诗人,曾在晚年带领数名学子前往深圳闯荡10年。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语言文字工作,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流畅,自然朴实,著有《青春作伴》《青春延长线》《青春碎片》 等作品。


  梦开始的地方

  重庆市江津师范学校 刘辉

  梦开始的地方.doc

  刘辉,男,1964年出生,江津师范八0级三班学生。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刘辉自选诗集》、《小家大国天地情》两部著作,现在江津区医疗保障局工作,二级巡视员。


  永不过时的中师精神

  湖南省冷水师范学校 曾敏

  永不过时的中师精神.doc

  曾敏,湖南省冷水江师范校91级学生,湖南省娄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难以忘却的记忆

  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 李森虎

  难以忘却的记忆.doc

  李森虎,男,陕西临潼人,1957年6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入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数学专业学习,1979年毕业从教。后从政,先后在团临潼县委、团西安市委、西安市科教工委、西安出版社、周至县政府、户县县委、西安市新闻出版局任职,2017年6月从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巡视员岗位退休。

  业余尤钟情于古籍收藏于鉴赏,几年来曾在《光明日报》《藏书报》《收藏》杂志及省市报刊发表鉴藏文章及论文20多篇。为陕西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藏书报》特约记者。


  让东北风刮进上海滩

  上海师范学院 柳泽泉

  让东北风刮进上海滩.docx

  柳泽泉,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196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常务副校长(从事过10余年的中师教育实践与研究)、市重点格致中学副校长、上海市光明中学校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黄浦区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浦区柳泽泉名师工作室导师等职。他曾先后荣获上海市园丁奖、2005年上海教育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等称号。在从教40余年的日子里,他一边从事学校行政工作,一边不离讲台、勤于笔耕,所发表的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文章有近两百篇,正式出版的编著有《托起一抹绿色》、《流淌心灵的泉水》等三十余种。


  南安师范,我亲爱的母校

  福建省南安师范学校 颜进景

  南安师范,我亲爱的母校.docx

  颜进景,男,汉族,1949年生,毕业于福建省南安师范学校32组4班。小学退休高级教师。现为福建省泉州市作协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泉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晋江市石狮市诗词学会会员、石狮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中师生底色

  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 李贤斌

  中师生底色.docx

  李贤斌,男,1994年毕业于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现为闽南网总编辑兼总经理。


  汀师记忆怎能忘

  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 刘中华

  汀师记忆怎能忘.docx

  刘中华,男,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心小学德育处主任,1991年福建省长汀师范毕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龙岩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汀县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五届李辉选文学奖。

  全国首届中等师范教育主题征文大赛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31日,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全国首届

中等师范教育主题征文大赛

  一、征文主题

  中等师范教育百年历程与时代价值。

  二、征文对象

  (一)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士;

  (二)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师生;

  (三)对中等师范教育有情怀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

  (二)主办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

  (三)支持单位: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宣传部、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津区融媒体中心、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

  (四)承办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江津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师生》微信公众号、《中师生家园》微信公众号、《你好中师生》微信公众号。

  四、活动时间

  (一)征集时间:2021年4月8日-2021年8月31日;

  (二)评选时间:2021年9月1日-2021年9月15日。

  五、征文类型

  (一)纪实散文;

  (二)论文。

  六、参赛要求

  (一)紧扣主题、立意清晰、语言凝炼,具有真情实感,正能量作品;

  (二)作品字数不多于5000字;

  (三)作品必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七、作品评选

  (一)专家评选

  由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委成立评选小组,对来稿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并对作品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按分值高低,最终确定获奖作品。

  (二)公布方式

  结果通过“中师生”“中师生家园”“你好中师生”微信公众号和“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线上馆公布。

  (三)颁奖仪式

  具体时间以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开馆时间为准。

  八、投稿方式

  (一)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何年毕业何校、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生活照等基本信息等内容,所有作品打包发送到指定邮箱362538628@qq.com(压缩包名称为:创作者名字+联系电话),一位作者只提供一个压缩包。

  (二)在“你好中师生”“江津融媒”两个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处开设投稿通道,进行投稿。

  (三)邮寄地址: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大道722号融媒体中心(原广电大厦6楼)联系人:曹老师  联系电话:15730450408

  九、版权说明

  来稿文件版权归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修改、传播、出版等权利;作者拥有署名权。

  十、奖项设置

  (一)论文类

  一等奖:2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30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10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20名,奖金500元+荣誉证书。

  (二)纪实散文类

  一等奖:2名,奖金2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10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5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20名,奖金200元+荣誉证书。

  注:获得一等奖的作者将受邀到重庆江津参加“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和全国首届中等师范教育主题研讨会,参与全国首届“中师生之家”联谊活动,并免费游四面山水、登爱情天梯、品人文江津。

  十一、其他事项

  (一)本次活动不收取参赛费,所有投稿作品一律不退稿,投稿者须自行备份原始作品。

  (二)凡投稿者,均视为同意本征稿启事的所有规定,凡不符合本征稿启事要求的作品均视为无参评资格。其他未尽事宜由主办方解释。

  (三)主办方对本次征文大赛作品征集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四)主办方将收录所有优秀征文编辑成册,视其情况在“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永久展出及正式出版。优秀征文作者每人将获赠1本图书。

为丰富馆藏,

我们热切希望能得到

全国广大中师师生的关注和支持!

期待并欢迎全国中师生

通过捐赠史料、物件

和自愿捐资等形式,

支持中师陈列馆建设。

全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捐款捐物倡议

  为全面反映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百年发展历程、成果和经验,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正在筹建全国首个“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筹备组面向社会正式发出倡议:希望各界人士,特别是全国中等师范师生,以及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人士通过捐赠史料和自愿捐资等形式支持该馆建设。

  一、捐赠藏品方式

  捐赠范围:捐赠的物品可以是任意具有史料价值和陈列价值的资料与实物,包括但不限于相关照片、视频、出版物、教材教具、证件、证书、奖状,校友自传、事迹介绍、创作的作品或相关资料、实物等。

  网上送达:邮箱1282987615@qq.com

  邮递送达和现场送达:地址为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江州大道578号)

  联系人及电话:

  谭老师13500384138 周老师13608313910

  二、捐赠资金方式

  捐赠资金可通过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专有账户进行。

  户名: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

  开户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江津分行

  账号:1501010120010023604

  联系人及电话:

  袁老师15923937666 周老师13983464998

  三、捐赠致谢方式

  为确保捐赠资金和藏品的规范使用,江津区已出台了藏品捐赠办法、资金捐赠及管理办法。对自愿捐款和捐赠实物及资料的个人和组织,江津区将视情况采取颁发纪念明信片、颁发纪念证书(章)、展品署名、赠送书籍、列入捐赠纪念墙、举行捐赠仪式、在中师历史陈列馆内设置展柜乃至展室等不同方式致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