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而吉村的“阳光存折”:从深度贫困到振兴之路

2025-10-20 18:47: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临汾市大宁县而吉村,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里的深度贫困村,如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国网临汾供电公司的精准帮扶,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将丰富的"阳光资源“转化为强劲的"振兴动能”,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跃升至45万余元。

  阳光变存折:从零突破到稳定增收

  时间回拨到2018年,那时的而吉村,289户810人中贫困户达112户306人,贫困发生率38.75%,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集体经济常年为零。2018年6月,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而吉村,面对这一困境,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当地最富集的资源——阳光。

  事实上,而吉村的光伏实践起步更早。2014年7月,装机100千瓦的村光伏扶贫电站并网运行,次年更被国务院扶贫办誉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第一村”。这座电站每年为村集体贡献近10万元收入,实现了艰难的“破零”。基于此成功经验,并洞察到传统种养殖业的局限性,工作队大胆提出了扩建一座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的设想。2018年,在国家政策的东风下,新电站顺利投运。两座电站如同坚实的“阳光存折”,至今已为村集体带来年均约45万余元的稳定收入。

  精准分配:阳光红利惠及每家每户

  有了稳定收益,如何公平分配成为关键。工作队与村“两委”制定了精准透明的收益分配办法,彻底摒弃“平均主义”。

  一方面,设立公益岗位激发内生动力。村里利用光伏收益设立了清洁员、保安员等公益性岗位,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帮助村民增收。6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还锁成为卫生保洁员后感慨:"在家门口干活,既不误种庄稼,还能照顾生病的老伴,真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定向帮扶兜牢民生底线。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残疾户等特殊家庭,村里采取直接补助方式。村党支部书记许玉生介绍:“家里有老人的、有新出生婴儿的、有上大学的,贫困户、残疾户都能领钱。”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电力爱心超市见实效

  2022年8月,而吉村“电力爱心超市”挂牌运营。工作队与村“两委”制定《积分管理办法》,村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遵守村规民约等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商品。

  这一创新举措悄然改变着村庄的精神面貌。过去村里组织公益活动响应者寥寥无几,如今大家踊跃报名。村民王大爷用积分兑换物品后表示:“这东西不花钱,但比花钱买的更有意义,因为这是靠自己努力挣来的!”

  多元支撑:全方位夯实振兴基础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还投资11.5万元实施农网改造,更换变压器2台,新建及改造线路3.12公里,彻底解决低电压问题。同时通过消费帮扶每年为村民销售农副产品5万元以上,并投资100余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年来,该公司投资24.2万元为村民免费修剪核桃树650余亩,去年又动员村民连片栽植“宁脆”苹果150余亩,为主导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近十年精准帮扶,而吉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其以光伏产业为核心,联动收益分配、乡村治理与产业延伸的帮扶模式,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任杰  冯小勇)

  校对 郭霞  范雅楠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