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中
临汾一中大门旧貌
临汾新一中全景
临汾新闻网讯 70年来,我市历届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等方面不断加大保障力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市境内有小学2821所,中等学校10所。大部分小学堂是借民房、庙宇、祠堂或土地改革时在地主的房产中选留场所。
临汾二中
临汾二中学生下乡(1974年)
临汾新二中新貌
临汾新二中的操场
1983年,我市境内的7310所中小学校有5200余所校舍设在土窑洞或庙宇里。
1984年,曲沃县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
1986年,浮山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告别土窑洞教室的山区县。
1983年至1998年,我市为改善办学条件(主要是校舍)累计投资13亿元,其中群众集资10.7亿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6800余所,新建高标准教学楼2000余幢,全市境内所有学校告别土窑洞教室。
临汾三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临汾三中
如今的临汾三中
2016年至2018年底,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提升,2016年投入67.6亿元,2017年67.7亿元,2018年72.1亿元,三年总投入达到207.4亿元。这其中:累计投入2.2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3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23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累计投入55.6亿元,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8所,改扩建学校1218所,新增校舍面积95万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和功能室2870间,新增图书1.5亿册,新增计算机7万台,新增学位2.8万个;累计投入6.2亿元用于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创建省级示范高中11所;累计投入8537.4万元用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共建成10个实训基地。
截止2018年,我市1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真抓实干,整体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记者 苏亚兵 摄影报道
资料照片由临汾一中、临汾三中、孙宝索提供
临汾五一路学校
临汾同盛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