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郑红卫) 本报12月24日一版头条以《28本扶贫笔记》为题刊发了王红林同志先进事迹长篇通讯,报道发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为讲好脱贫故事,树立典型榜样,营造舆论氛围,12月28日,由中新社、《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共16名记者组成的采访报道团,前往汾西县深入挖掘王红林坚守初心、忠诚担当,勇于奉献、忘我牺牲,务实创新、抓铁有痕的动人故事。
山区寒风呼啸,然而踏上王红林倾注无限热情的土地,采访团的记者们心潮澎湃。当天上午,采访团一行与汾西县干部群众召开座谈会,回顾和梳理王红林工作中的感人事迹;下午,走进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公司,与公司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感受王红林敢担当、善担当,全力扶持洪昌公司向“国字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迈进的忠诚履职精神。
采访中,山西日报社临汾分社社长李宏伟告诉记者,汾西县缺水少路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王红林为代表的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这个曾经的山区贫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新社记者任丽娜说:“王红林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工作就是他的药。他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习并大力宣传和弘扬的。”山西晚报驻临汾记者站站长刘江说:“王红林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他在笔记中写道,‘我一整天都在思考工作,我是属于工作的’。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要用我的笔和镜头去挖掘他的点点滴滴,把他的爱民情怀和奉献精神更好地呈现给大家。”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