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62期)
为实现上述这些要求,在组版的方法上还可以运用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性原则。
一是要统观全局,选定版型。在安排稿件之前,一定要对本版稿件有个整体的了解和分析,对所涉及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为选定相应的版式提供依据。由于宣传思想,稿件的内容与多寡的不同,具体版式是千姿百态的。然而,从新闻稿件内容的要求上看,一般归为四个基本类型:
第一类:综合式版样。这类版式适用于稿件短小而量多,虽说各稿之间的自身价值也有轻重之分,但没有需要特别突出的内容,因而也勿须引导读者特别去注意版面的某个局部。这样的版面是以信息多、内容新、文章短、编排活来吸引读者的。
第二类:重点式版样。亦称“强化编排”。这类版式适用于整版新闻有一两篇(组)特别重要的稿件,要让读者一接触版面,便会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来。编排这种版面,就像“众星捧月”那样,要把优势和强势相应集中到一个局部的版区,以造成突出的强势。它花的版面空间不多,但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是整版或局部版区编排中常用的方法。
第三类:对比式版样。这种版式适用于版面上的主要稿件或主要篇幅都是具有鲜明对比性的内容。如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前进与后退、先进与落后、歌颂与暴露等,便可采取两两相对的对比编排,使之褒贬鲜明、具有强烈的倾向性。编排这类版面要注意:既要把对比的稿件通过编辑手段组合在一起,又要注意区别,显示编辑部的倾向性。这就是说,对于肯定的一方在版面上应有更大的强势,位置放前;被否定的一方要放后,标题字号也要有区别。
第四类:集中式版样。这种版式适用对整版稿件虽多,但都属于或大都属于同一主题、同一内容或同一事件,便可利用大标题、通栏题作统率,或者巧妙地利用空间组合将其结合在一起。这类版面的长处是有声势,能给人较深的印象。但它的弱点是内容单一,传递的信息量有限,使用不当容易助长浮夸。尤其在目前强调要增加报纸的信息量、讲求实效的情况下,不宜或尽量少采用。
二是要先重后轻,先强后弱。一般地说,排列在前的新闻,比排在其后的新闻重;整排的四边形新闻比穿插的多边形新闻重;不转版的新闻比转版新闻重;占版面空间大的新闻,比占版面空间小的新闻重;长栏、破栏新闻比短栏、整栏新闻重;用特殊形式如加线加框装饰处理出现的新闻比一般形式出现的新闻重;一张大幅面的图片比同等版面的普通新闻重。
由此,在具体稿件的安排上,就应遵循这样的顺序:
先安排头条新闻,再安排其他一般新闻。头条新闻是当日报纸各个版面上最重要的新闻,头条新闻安排得当了,其他新闻才能权衡其轻重,依次各就各位,不至顾此失彼,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忙乱。头条新闻不仅在版面上应该占最强势的版区,也应该占有最突出的形式。先安排头条就是为了让头条能充分舒展手脚,往后再安排其他一般新闻,就能使版面“突出中心,照顾一般”做到主次分明。
先安排长文章,再安排短文章。长文章占的版面空间大,有强势而且不易挪动,短新闻灵活轻便,随处都可“见缝插针”。一般来说,长文章安排停当,短文章就相对容易安排了。不过,要防止长文章在上,短文章集下,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或者拼拼凑凑,眉毛胡子一把抓,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版面上最好是既有长文章又有短文章,长短搭配,安排上犬牙交错、错落有致。
先安排不转版的新闻,再安排转版新闻。只有优先安排不转版新闻,才能精确地计算出转版新闻的转文数字,而且转版新闻还牵扯扯着别的版面的安排问题,字数不准,影响面较大。转另版的文字一般不宜过少,并要在转文处与接承处,注明转接版次;转文最好选在版尾至少在句尾好,以利读者阅读。
先安排四个角,再安排其他部位。版面的四个角有似修房的墙基,四角定位安稳了,整个版面的雏型就立起来了。再加之,四个角分属于不同版区,其强势悬殊大,四个角排定了,处于中间状态的强势的其他稿件安排时就容易些。
先安排专栏、图片、围框新闻,再安排其他稿件。专栏开关要求比较方正,有的还有它固定的版位,所以,应该优先安排。专栏、图片、围框新闻是版面的“支撑点”,好比版面这个大厅中的柱子,位置选择得好,版面就显得均衡、平稳,不致于出现轻重不匀,畸轻畸重的现象。如果放在最后安排,难以找到适宜的最佳方位,甚至还会出现没有适合的位置,而难予安排。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从“表扬稿”到“获奖稿”
下一篇: 会议报道:改变文风的好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