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规报道中挖掘深度新闻

——以《金华日报》深度报道为例

2014-12-30 15:47: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何百林

一、学会从新闻个体洞察背后的新闻群体

2013年5月初,《金华日报》记者从一条见诸报纸的常规报道中得知这样一条信息:浙江省兰溪市一名儿童因心理问题长期躲在家中床底。在随后的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得知这名儿童的母亲是从外地买来的,几年前已离家出走。

这名儿童的问题是个案,还是另有原因?在此后近一个月时间里,《金华日报》记者多次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前往兰溪的一些偏远山村实地调查,发现因为种种原因,当地买卖婚姻贫困家庭缺母儿童至少有上百人。由于属于买卖婚姻的母亲在生下孩子后大多出走,一些儿童从小缺少母爱和家庭的温暖,在心理、经济等方面面临种种困难。

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真实案例后,《金华日报》记者在2013年“六一”前夕刊发了一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缺母之痛》。该报道从“缺母之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在我身边”“缺母之忆——妈妈,我不记得你的模样”“缺母之伤——妈妈,我总是充满忧伤”“缺母之忧——妈妈,谁会来爱我”四个方面入手,并配发记者手记《缺失的母爱 残缺的童年》进行简洁精准的点评。

之后,《金华日报》又多次刊发后续报道。这组报道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真实事例、一组组准确翔实的调查数据,向读者还原了买卖婚姻家庭贫困缺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生存状况,引起广泛关注。

二、善于从枯燥数字中发现璀璨的“新闻珍珠”

2013年8月,国内多家媒体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阿里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淘宝村”现状调研报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14个典型的淘宝村,分布在浙江、河北、江苏、山东、广东、江西、福建等地的农村地区。这14个村子的淘宝店总数超过1万家,年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拉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其中,河北白沟以年成交额20亿元居14个淘宝村首位,浙江义乌青岩刘村以年成交额15亿元居第二位……

对于这一连串的数字,不少人觉得非常枯燥。但《金华日报》记者看到这组数据后,马上发现其中隐藏着一条重要的新闻线索:多年来一直号称中国淘宝第一村的义乌青岩刘村被河北白沟村赶超,这无疑是义乌乃至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随后,记者及时对此进行深入采访,先后与义乌电商代表、电商协会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对中国淘宝第一村被赶超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刊发深度报道《淘宝第一村 为何被赶超》,这是国内媒体中第一篇对中国淘宝第一村被赶超现象进行剖析的新闻报道。

三、从前后关联的动态新闻中触摸社会变化的脉搏

2014年1月上旬和下旬,有媒体先后刊发两条看似毫无关联的动态新闻。第一条的大致内容是:据义乌市工商局统计,去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全年实现成交额683亿元,同比增长17.76%。另一条主要内容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浙江省义乌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达到856亿元,同比增长64%……

这两条动态新闻见诸报端的时间隔了半个月,加上刊发时均为简讯,因此并不引人注目。不过,细心的《金华日报》记者看到第二条消息后,马上联想到半个月前的第一条消息,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2013年义乌电子商务的年交易额首次超过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此次超越是偶然还是必然?对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的浙江省义乌市来说,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会给今后的义乌市场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进入市场转型期后,义乌的市场之路该往何处走……

同时,此次超越也标志着义乌乃至我国的市场发展开始从传统的实体市场为主,逐渐进入实体市场与电子商务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

围绕这一主题,《金华日报》记者对义乌市场老经营户代表、义乌市场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进行深入采访,并及时刊发深度报道《义乌市场:从一枝独秀到比翼齐飞》,受到各方关注。

(据《中国记者》)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