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报道琢磨才有光彩

2014-02-17 11:40: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罗良才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直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各个时期、各行各业新闻宣传永恒的主题。探索创新典型人物报道,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既是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的功课。本文重点探讨了传统媒体尤其是行业纸媒,如何在新时期和新的舆论生态环境下创新典型人物报道,充分释放和传递各行各业发展正能量。

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新挑战

典型人物报道在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介时代人们阅读趣味、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尤其是行业报在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上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一是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信息需求呈现复杂多样性,典型人物报道深陷海量信息的重重包围。行业报因其行业(专业)属性,受众面小、读者群单一、社会影响力有限,典型人物报道天生处于相对弱势。

二是在遽变的媒介生态下,媒体、受众、传播技术、传播渠道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第四媒体——网络强势挤压报纸、电视和广播的传统阵地,相对弱势的行业报往往应变不及。

三是部分传统媒体尤其是行业报,受传统经验束缚和地域行业限制,视野不够开阔,观念不够创新,操作手法单一陈旧,人物报道常常“高大全”,致使典型成“非典”失去应有的魅力。

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路径

新闻姓“新”,贵在创新。行业报要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品位和质量,提高宣传效果,重点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强化。

报道理念:上承天气、下接地气。行业报同样是“党报”,是党在各行各业中的喉舌。必须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并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与此同时,典型人物一般工作生活在一线,身上沾着新鲜的“泥土气息”,要坚持把典型人物“放回原处”,让典型人物接地气、让宣传报道接地气,确保典型人物清新自然、可信可学。

报道设计:点上开花面上求势。对于行业内的重大典型,要打破常规,重磅出击,重点培育,确保宣传一个叫响一个。但在人们价值取向多元的多媒体时代,超级英模毕竟是少数,因此行业报更多的要注重英模群体的宣传,打造多层面、多领域的英模方阵,以立体多元的精神满足广大读者对榜样的学习需求,形成点上有花开面上成声势,以“英模方阵”打造“英模现象”。

报道样式:多样化和多结构。专题化运作,以专栏、专版、专刊或人物特刊为载体,密集呈现、厚度表达,注重综合性和权威性,达到深度、广度、高度的“三度”融合。在体裁方面,通讯、评论、特写、消息等“多兵种作战”,在符号运用和讲述方式上,要综合运用文字、图表以及人物个性语言、特殊动作形象,做到题材多样,符号多元,内容饱满,在短时间内形成宣传报道强势。

报道节奏:步步升温,持续推进。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报道最好形成系列化,不同时期推出不同系列群体典型,并且有点有面。在每个系列上,步步升温,持续推进,确保报道节奏既不会断裂而拖沓,又不密集一阵风后迅疾降温,在读者中持续营造学习英模的强势风潮。

操作手法:施行“打样工程”。借鉴“工厂化”做法,精心制作“首期”,打造出一个样板。此后的报道以此样板为基础,统一风格、定制内容、创新表达。这既符合现代读者的“快读”习惯,加快报道节奏,同时也使报道流程更规范、运作更高效。表达形式和风格确定后,可以将更多精力投注于内容的创新创作,提高文本质量。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