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记者之师”

2009-11-13 09:19:00 来源:


首创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望道先生,当年可从未看到新闻教育这般规模。开创着前无古人的一份新事业,他呕心沥血、苦心孤诣,曾亲拟系铭“好学力行”。这四个字初看十分浅淡,细细琢磨,正和望道先生一生的学养及经历息息相关,甚至直指日下某些新闻教育的肤浅之弊。
先说“好学”。陈望道是中国最早的几位共产党员之一,第一部汉译《共产党宣言》的译者。同时,他还著有中国第一部作文法专著及首部白话文因明学论著。因此,特地拈出“好学”二字,望道先生自己就身体力行着。其实,许多著名报人原就兼具学者身份,如邵飘萍,曾写出中国新闻采访学奠基之作《实际应用新闻学》;被军阀残杀的名记者林白水,也著有《各国宪法源泉》……
而“力行”二字,更是望道先生毕生事业所钟。他告诫学生要以“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为己任,向来重视新闻实践第一线的经验与体会,不搞空中楼阁式的关门办学。办过《新青年》、《妇女评论》等报刊的望道先生,深谙新闻实务。他的经验之谈,今天看来依然切中实际、一语中的:“编辑之道无他,找准题目,找准作者,切合社会热点而已。”而为了办好实践性极强的新闻学科,望道先生鼓励学生办起“复旦新闻通讯社”及实习小报,甚至募捐筹建了一座能博览世界报刊的新闻馆,门口的对联“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现在,历年从新闻系、新闻专业走出的学子遍布中国的新闻媒体,尽管男女各异、长幼有别,但几乎都受过陈望道先生新闻思想的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早年于右任先生赠给陈望道先生的四字评语——“记者之师”,堪称实至名归。
哲人已逝,遗训犹存。对于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莘莘学子而言,望道先生的遗训——“好学力行”,是烛照未来的一线光芒,也是力戒媒体时弊的一剂良方。新闻事业,从来不仅只是糊口、镀金、谋利的饭碗,媒体搭建着公共信息平台,引导着社会舆论,每一个有志于新闻的学生,唯有以“好学力行”锻造自己手中的笔,方有可能担起这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如同一位资深报人所言,必得“塑人格、求知识、厚学养、广识见,既精研专业之技,又夯实综合素养”,才有可能练就力当千军的妙笔、洞察本质的思想力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  (李泓冰)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