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新闻的日子里

2011-08-12 11:0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抓机遇,“搂草逮兔”捎新闻
2006年6月8日,我随平顶山市委书记到鲁山县视察高考,鲁山县教育局局长汇报完工作后,转身悄悄地吩咐鲁山县一高校长,为一个无臂考生另找一只没有腿的桌子,方便考生用脚答题。我的神经紧绷起来——无臂考生?用脚答题?市领导视察完乘车回去时,我决定留下来采访。8日上午,我在考场外采访,透过窗户,拍摄了无臂青年李彬彬正在考场内紧张答题的图片。20岁的李彬彬是鲁山县张官营镇前城村人,9岁上小学时,双臂不慎触及高压线被截肢。当日,李彬彬如愿参加完高考。我拍摄了《无臂青年有志成才》发表在6月9日《平顶山日报》一版。当年9月2日,我又拍摄了李彬彬被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新闻图片。此后5年有关他高考、被录取、毕业、就业的新闻,我发表了11幅(组)新闻图片。
列报表,精心策划找新闻
2010年3月11日,很多单位在为植树节到来忙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都准备在3月12日这天开展植树活动,记者们摩拳擦掌准备第二天的采访。我想,要是提前拍一张植树的图片,赶在植树节到来这天发表该多好,11日我驱车到宝丰县“扫大街”,在李庄乡翟集中心村,正好看到孩子们卸树苗的场景,我掏出相机“咔咔咔咔”一阵子狂扫,拍摄了《快来缷树苗》这幅作品。植树节这天,不仅《平顶山日报》采用了,新华社也发了我的通稿,国内100余家平面媒体用了这幅图片。
查资料,老照片中榨新闻
2007年4月7日,我在家查阅底片档案。一个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孩子的底片映入眼帘。孩子叫李万里,家住鲁山县熊背乡老庙庄村,一岁时爹死娘改嫁,从此失学在家随70多岁的奶奶生活。1994年我拍摄他时年仅12岁。1996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用专项基金资助他上初中、高中。1999年,李万里考取山西财经大学,2003年毕业后回到平顶山市参加公务员招录,录取后被分配到发改委。7日下午,李万里无意中透露出一个信息,27日他要结婚了。我非常高兴,表示要到结婚现场采访,他接受我的要求。这样,一个完整记录贫困失学儿童成长成才经历的摄影报道产生了。这组报道4月28日在《平顶山日报》一版发表后,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

李志勇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撇开会议抓信息

下一篇: 畅游书海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