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期《中国记者》上摘登了江曙曜撰写的《新时期党报“从众”与“导众”辨析》一文,他认为:电子时代带来传播技术的数字化,新兴媒体中自媒体大量涌现,参与信息的公共传播使受众获取信息的终端渠道五花八门。主流媒体怎样从自说自话的单一“导众”办报模式中,走向同商共议的复合式“从众”办报模式,值得关注。
关注新闻热点和读者兴趣点,提高党报传播效果 第一,新闻内容要由报道“我”关注的、“我”认为重要的新闻,转为报道读者关注的、与读者利益相关、深受读者喜欢的新闻,要多讲老百姓想听的话,老百姓听得进去的话。第二,主流价值要来自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要与读者利益相关。新闻报道从众,是对党报新要求高要求。党报要从众,就要重视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从容把握,引导到位,策划及时,亲近贴切。
面对海量信息,单一的“把关人”理论已不能适应新闻操作,“把关人”还必须是新闻的“过滤者”“选择者”和“整合者”。
当今办报除了“内容为王”,还要“渠道为王”,否则内容再好,推送不到读者手中,等于无效传播。党报较普遍地忽略了渠道问题,即新闻的推送方式。在报纸版面上则表现为不重视头版对新闻推送的作用,不做导读,将好看、重要的新闻埋没在内页里。所以,从新闻推送角度看,党报从众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头版向读者推销内页新闻,即注重头版的导读功能,将重要新闻通过导读形式在头版体现出来,推送到读者眼前。党报的从众,更需要借助电子信息终端来提高新闻的推送能力,让读者更容易阅读到报纸的新闻内容,从而实现新闻的最大化传播。(作者是厦门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刘静】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抵制有偿新闻 媒体健康发展
下一篇: 媒体有公信力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