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好的版面,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其次是把这些内容有条理的组成一块精美的版面,时事版也是如此。我认为能吸引读者的内容是版面的关键所在。
一、怎样挑选图片
都说现在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增加图片分量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作为时事版,我们有这个条件,因为一般情况下新华社每天都会播发三四百张图片,供用户选择,特殊时期会更多。在挑选这些图片的时候,即要顾及照片的观赏性,又要考虑到它的新闻价值,但两者兼顾一般很难做到,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了。
在做每块时事版时,我通常都要选一两张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来美化版面(这样的图片若是横的就会放到三个自然栏那么大,有时还会更大,若是竖的就放到两个自然栏大)。选这样的图片时我会把观赏性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虑它的新闻价值,如一些场面壮观的、构图漂亮的、动感十足的、养人眼球的图片,可适当忽略它的新闻价值。当然,有时也会有两者都兼顾的图片,这样更好,如:“快乐‘减压’迎高考”等。
除此之外,我通常还会选择六七张不需放大的图片,选这样图片时,我则会把它的新闻价值放到第一位,如:“老外学针炙”、“神奇‘栈道’引游客”、还有些突发事件的照片等等,这样的图片无须太大,一般一个自然栏或一个多自然栏的位置也就够了,因为还要考虑到版面的信息量。
有时,新华社有好的图片,可以把它组合起来成组刊发,例如:世博会初期,新华社播发了好多参观者照相留影的照片,我就将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小错落地发成一组,并起名叫“来,照张相吧!”;还有一次新华社一天的图片中,有张是北半球炎炎夏日人们在海边纳凉的照片,还有一张南半球冰天雪地间人们打雪仗的照片,我看了后突发灵感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起了个“冰火两重天”的名字;再有就是可以把同类的图片,起个相似的名字组成一组,如“蝶舞秦皇岛”、“绿色入眼来”、“‘畅游’市中心”。
选择这么多的照片,会给组版带来一定的难度,在组版时要尽量做到不要让图片相碰,不要使图片一边倒(过于集中在版面的某侧),尽可能的将这些照片错落有致地排在版面上,版上的照片多了,这个版就活了。
二、怎样挑选稿件
当然,一个好的版面,还必须要有好稿子。选新华社稿子首先是要将当天的重要新闻一条不落地都选上,如国家的重大会议、领导的重要活动、中央的重要决策、政策及一些法规等等,一定要把这些内容及时地传达给群众。其次是当天或最近发生的倍受关注的事情,如当天的一些突发事件、前段时间养生节目给百姓带来的误导、疫苗事件、最牛钉子户等诸如此类的稿子。再者是可读性强,大家喜闻乐见的稿子,这类稿子面就很广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稿子的体裁而言,一块版面要尽量做到体裁全面,消息、评论、通讯,还有一些深度报道会适合不同的读者口味。新华社每天播发的稿件有三百条左右,一般什么体裁都有。如新华时评,会就现在社会的一些现状或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进行评论,很有可读性,同时又可以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例如:“中国成奢侈品消费大国之忧”、“人才涌向公务员队伍”是喜是忧?、“‘西门庆故居’让人看什么”等等,这些好的时评,我一般都会突出处理,使它成为版面上的一道“好菜”。还有就是新华社经常会发一些深度报道的文章,如新闻分析类的和新华视点类的,这类文章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也很受读者的青睐,例如:“如何看待当前物价形势”、“分档征税,将给汽车消费带来多大影响?”等,碰见这样的文章我会根据版面的情况,对它做些删减,尽量去刊发(因为这类稿子一般都很长)。至于通讯,它的篇幅也很长,而且描写细节性东西比较多,一般有相应的消息,我们只发消息,腾出版面为其他的稿子让地,特殊情况下才会发通讯,如汶川地震时,通讯最能表现出感人的场面,会抓住读者的心。除此,还会选些法制方面的稿件,因为这也是读者希望了解和知道的,例如:“信用卡恶意透支达一万元将被立案追诉”、“一批公司因操纵绿豆大蒜价格被查处”、“黄光裕三罪并罚一审叛14年罚6亿”等。内容丰富了,版面也就好看了。
三、怎样组版
内容选好后,最后就是组版。组版时并不是将所选稿子都全文刊发,有些领导的重要活动、会议和无须做详细了解的新闻,就把它归到一句话的时事要闻中;有些导语就能说明的事,就可将它们归为简讯,放成一组;有些稿子篇幅太长,也要适当删减,做这些都是为了增加版面的信息量。新华社稿件的标题一般都很准确、全面、到位,但大都会有些长,有时需要我们提炼一下;或标题单一,起个副题,加个引题之类。此外,将相关的新闻和图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发比较好(有利阅读),比如两篇内容相关的稿子可以搞个新闻链接,稿子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发,一类的稿子和图片可以穿插着发成一组,各地有可读性的稿件发成一组等等。还有就是,整个版面的稿子照片要归类,时政的、经济的、社会的、法制的、国际的等等,各归各类,使整个版面井井有条,杂而不乱。
再说整个版面的布局,整个版面要注意图文的合理穿插、内容该突出的就突出处理(加框、铺底纹或标题做大)、该弱化的就弱化,突出版面的中心,追求视觉的美感与均衡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和大气。
要闻编辑部 郭芳
【责任编辑: 刘静】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深度报道的采写准备
下一篇: 新闻报道中如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