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写好新闻

2011-01-17 16:3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时光飞逝,光阴如箭。转眼间,从事新闻写作已有5个年头。我所在科室是重点新闻部,主要采写一些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那么,如何围绕民生,写好新闻稿件呢?关键是要深入基层,到一线去,到群众当中去,就大家关心的一些事情,通过认真采访,整理成思路,用朴实的语言写出来。因此,多年来,我始终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耕不辍,感受颇深。

一、到基层一线感受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那么,真实的源泉在哪里呢?实践告诉我们,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所见所感,实实在在。因此,必须到基层一线去体验生活,感受真情。记得那是一次不经意的采访,我结识了临汾火车站铁路职工,并了解到他们的辛苦。为此,2009年除夕夜,与他们一起跑车,体验生活。看到他们在刺骨寒风中检修车辆、捅便池,积累素材之后,真实地写出了他们除夕之夜的辛劳。《腊月三十走西口》稿件见报后,列车长多次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写出了他们的心声,理解了他们的甘苦。通过这次采访,我在基层一线看到了真实,感受到了一线员工的无私奉献情怀。

二、到基层一线学习语言

新闻媒体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写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那就必须到基层去,学习群众语言。有一次,到农村采访,正赶上农忙时节,大伙儿忙着收割小麦。不经意间,我询问了几个农民今年的收成,大家纷纷反映村里的李老汉是“十三能”。刚开始,我也弄不清“十三能”是怎么回事?后来慢慢听懂了,就是山庄窝铺中最有本事的人。最后,在采写稿件中,我使用了《咱农民心中的“十三能”》这一标题,既形象又贴切,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事后,我意识到这一点儿,在此后写作中,尤其注意。因此,在基层一线,观察和收集各种人物的闪光语言并加以应用,如此一来,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到基层一线积累感情

新闻稿件,最重要的是赢得读者认可,引起共鸣。其中,关键是感情积累。通过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特征等感情世界,写文章才会有思路,才会抓住人物或事件的闪光点,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前段时间,我下乡采访一位投身农业的创业者,他本人正好不在,为了收集素材,我采访了8位当地干部群众,大伙儿从不同角度对主人公立志农业干大事作为进行了诠释。虽然没有见到主人公,但从大伙儿对他的深厚感情,我找到了通讯《好政策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这篇新闻稿件的落脚点。文章发表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共鸣。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