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界深入持久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理解。但活动如何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如果没有创新,只是泛泛号召和停留在书本上的学习,就很难达到应有的目的。为此,多结合新闻队伍年轻化的特点,组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能在各自成长道路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活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到革命遗址的参观,接受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教育,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地接触,可以使年轻新闻人从党的奋斗历程中,从新闻前辈的成长足迹中,获取精神力量和思想养分;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从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中,找到新闻的源泉和动力,坚守新闻的根。新闻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要做好这份工作,从业人员首先要打牢思想根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其次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热情,能沉下身去,尤其年轻记者要多到基层、多到火热的生活、艰苦的地方、多到人民之中去发掘、去采撷。穆青同志说过:“身处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如果能深下去,不怕吃苦,有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精神,用心去讴歌伟大时代的激情,就不怕写不出好东西来。”这些年来,新闻队伍中涌现出一批“田坎记者”“巷子记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贴近”,书写出一篇篇深受人民喜欢的好报道,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坚持深入、深入、再深入,贴近、贴近、再贴近。
到革命圣地接受教育,探寻党的新闻工作足迹,继承光荣传统是后来人做好新闻工作的必修课。各地新闻媒体也相应地组织编辑、记者到基层去体验,如湖北省青年编辑、记者赴“大别山老区行”;山东省青年编辑、记者赴“沂蒙山老区行”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衷心希望这种活动能持久坚持下去,形成一种培养人才、历练队伍的长效机制,这对新闻从业人员树立崇高信念,永远坚守新闻之根大有益处。
(作者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责任编辑: 刘静】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