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鸿桥中学董事长常文平的育人故事

2020-12-30 08:53: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孩子,干什么呢?”

  “我在整理床铺。”

  “这段时间有进步吗?上课能专心听讲吗?”

  “我心里还是有点乱。”

  “怎么回事?”

  “我还是放不下他,真对不起,董事长。”

  ……

  当天是一个休息日,蒲县鸿桥中学董事长常文平早早就起床了,8时整开始了他与“问题生”的QQ对话。今天对话的是一个叫晓雪的女生,因为早恋问题成绩一落千丈。常文平连问了女生几个问题:“你觉得和他在一起学习有进步吗?有前途吗?”女生沉默了好一阵,惭愧地回答:“和他在一起成绩落下了……觉得对不起父母。”

  常文平为了让晓雪从早恋的漩涡中解脱出来,特地嘱咐班主任让晓雪和男同学分开坐,晓雪被放在了第一排,坐在老师眼皮儿底下。两个孩子没有机会接触,渐渐地冷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常文平再问晓雪时,晓雪显得轻松多了,“现在心情平静下来了,能听进去老师讲课了。”

  常文平是一个悟性很高、善于琢磨的人,自鸿桥中学成立以来,他就坚定不移地认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多元化的素养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教学质量。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重视品德教育、狠抓习惯养成,就成为学校提得最响也抓得最硬的一项工作。

  “入学课程”是该校给新生上的第一节课,目的是教初一新生具备自理自立的能力,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初二、初三的哥哥姐姐会手把手地教新生,吃饭、打饭、刷卡的程序,如何整理内务,如何加入社团活动等,直到新生完全掌握为止。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有新生不适应住校生活,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如何消除他们离家后的孤独无助感,就成为学校心理关怀和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开发了《小升初学生的N个“第一次”》《家校联系卡》等校本课程,通过问答和谈心的方式,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初二年级,学校着力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注重对学生激励、赏识,让他们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多参加社团活动,从而更加阳光、自信。到了初三,则解决“要学”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肯吃苦、下功夫、勤学习的能力,指导他们多动脑、勤用功、求上进,努力考入更好的高中,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鸿桥中学,环境育人无处不在。餐厅的墙壁上贴着“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的标语,让学生学会感恩农民、珍惜粮食。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没有吃完的饭倒进泔水桶里,浪费食物严重。面对这个问题,常文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有一次,他把那些倒饭的学生叫到一起,问他们:“你们身上带零花钱吗?”学生点点头。他说:“把你们身上的零花钱掏出来,没收。”学生面面相觑,迟疑几秒钟后,不情愿地把身上的钱掏了出来,1元、2元、5元、10元、20元……一个学生忽然哭了起来。常文平问:“为什么哭?”学生说:“心疼。”常文平因势利导:“这个钱是你们浪费粮食的补偿。如果你们继续倒饭,那么学校就没收你们的零花钱,用作同学们的餐费补贴,这样大家花的钱就少了。”这一招忒灵,从此之后,学生吃饭按量取食,养成了“光盘”的习惯,向文明公民又迈进了一步。

  鸿桥中学非常重视特殊生家访活动。特殊生家庭,包括父母双亡、单亲离异、隔代教育、留守儿童家庭,家访要百分之百到位。在走访调查中,常文平发现,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出问题了,根却在家长身上。所有问题孩子都存在一个共性原因,那就是:“缺爱”。

  既然“缺爱”,那么,就对孩子们“予爱”吧。为此,常文平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定期和问题生聊天,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从思想上、心灵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常文平很重视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为此在学校成立了家长课堂。一次,两个男生结伴出校,一天没有回来。学校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很着急,四处寻找孩子,却没有找到。就这样过了两天,两个孩子“蔫蔫”地回来了,耷拉着脑袋说在网吧里玩,恳求家长和老师原谅。离校上网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为此,常文平把学生家长叫来了。家长也非常实在:“董事长,真不好意思,我们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常文平拿给他们一份《好家长测试题》,“你们先做做这份题吧。”没想到,有一个家长连字都不识,只能让孩子给他念题,按他的回答填好测试卷后再交给常文平。常文平看了之后,说:“作为家长,你们离合格还有一定距离,要定期在鸿桥家长课堂学习,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前程。”两位家长连连点头。

  鸿桥中学家长课堂的主题是教家长教育孩子,内容非常丰富。在《孩子处在逆反期,你和孩子共同成长了吗?》在这堂课上,常文平告诉家长:“孩子进入初中,也进入了成长中的一个特殊时期——逆反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听话了,跟父母的话少了,嫌弃父母唠叨了,甚至还会跟父母对着干。其实,逆反期是好事,恰恰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他建议家长,一是要尊重孩子,二是要跟孩子交朋友,三是多倾听,四是多跟老师沟通。下课交流时,一位家长说,以前孩子逆反不听话,光知道怪孩子。听了这节课后,心里亮堂了,知道该怎么与孩子相处了。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不是偶然的,其实就是家庭问题的一个投射。例如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嘴打架、单亲离异家庭,父母不在身边,都会使家庭缺少温暖,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感受不到爱,就会产生暴力、早恋、厌学和逃学等种种问题。”常文平的话使家长们醍醐灌顶,纷纷说,“该学,必须学。再不学,娃都教不了,再不学,将来娃都看不起咱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我们的校训是‘做鸿桥好人,培养鸿桥好人’,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常文平说。

  (文中学生为化名)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