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蒲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上再动员、再发力,将支部建在社区网格上,依托“道德银行”积分管理模式,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广大党员到网格党支部报到,带动普通群众广泛参与,着力打造“党群同‘行’·善治蒲邑”基层党建品牌。
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确保有人来管事
8月10日一大早,翠屏山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韩建平和党员杨蒲就来到听障人士贾引变老人家中,带着老人前往蒲县人民医院测试听力、办理诊断证明,随后又带老人拍了一寸免冠照,悉心准备老人申请残疾证所需要的材料。“老人家,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您有什么困难再联系我。”韩建平对80岁高龄的贾引变大声说着,生怕她听不清。
韩建平和杨蒲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中的普通一员。今年4月,蒲县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的通知》,在11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的基础上,组织19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利用“八小时之外”开展志愿服务、议事协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以来,该县4个社区共收集民生事项259件,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每月17日的“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现场反馈进展,确保件件有着落。
借助党组织的“磁石效应”,各社区同步带动600余名居民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以爱邦社区公益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多方联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和失智老人已超过千万人次。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唤起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与关爱。”蒲县五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乔瑞表示。这是蒲县五鹿社区与爱邦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联合蒲县县委老干部局开展的“用心关爱·让爱回家”黄手环定位贴公益活动结束后的一幕。
支部入网、严密体系,确保事事有人管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本次选举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6月12日,蒲县首个网格党支部——盛世锦绣小区网格党支部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出6名党员进入支委班子。
在此次网格党支部选举中,蒲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胡水林也被推选进了党支部班子。“盛世锦绣小区网格党支部所属党员不转入组织关系,不承担发展党员、收缴党费、接转组织关系等职责,主要负责带领党员、带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胡水林介绍。
在社区党组织之下,该县共设置了27个网格党支部和102个楼栋党小组,将报到党员纳入管理。同时,注重从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物业从业人员中选配网格党支部班子成员,以增强支部号召力和凝聚力。据统计,选举产生的支部班子中“三类人员”占比达80%。
家文丽是驰援湖北的“抗疫英雄”,也是盛世锦绣小区网格党支部的单元长,她所在的单元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们单元有个党员群,群里分配每名党员就近负责两层楼共8户居民,这样有什么事好沟通,效率也快。”家文丽说,“我们单元党员多,大家都比较认真负责,做什么事都是一条心、一起干。”
通过安排报到党员与周边群众结成对子,统一制作悬挂“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健全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蒲县着力构建出“一格一组织、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不上交”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积分管理、激发动力,确保人人来管事
“道德银行”是蒲县的一项创举。2018年,面对一些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全县9个乡镇93个村成立了“道德银行”,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该县实现脱贫摘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今年,蒲县复制“道德银行”成功经验,对到社区报到的党组织和党员、居民建立“双积分”信息化管理台账,个人积分设置群众文明善行和党员发挥作用两大类,前者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并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参考,后者作为民主评议、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单位党组织集体积分由本单位党员个人积分累加平均,年终进行排名通报。
积分管理既是助推器,也是风向标。该县紧密结合民生实事制定网格党支部积分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强化安全防范·共建美好家园”、“全民反诈·警民携手·你我同行”、助力疫苗接种“红色屏障”专项行动等活动,在积分管理的激励下,参与党员累计达2400余人次,群众普遍反映有了“红色管家”,社区的“家”味更浓了。
“蒲县自古就有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将党的领导优势与本地文化优势相结合,一体构建‘党员存党性、百姓存道德’的积分管理体系,实现党群同行、同步积分、同行(道德银行)管理、同向激励,党群同‘行’·善治蒲邑党建工作品牌效应正初步显现。”蒲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洋如是说。(刘静娴 崔晨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