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蒲县图书馆新馆前每天都排着蜿蜒的长队。推开馆门,暖气浸润着油墨书香扑面而来,阅览室内座无虚席。这座在2024年年底启用的蒲县文化新地标,用日均接待1500余人的成绩,在小城春节档中摘下“最热文化会客厅”桂冠。
在二楼阅读区,65岁的读者王先生和孙子正聚精会神地观赏“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作品。王先生细心地指着其中一幅关于“年的传说”的展板,向孙子耐心讲解。在三楼阅读室内,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众多读者或低头书写,或沉浸于书海中细细品读。在24小时阅览室,同样有许多为梦想拼搏的身影。准备考研复试的张文,一整个春节假期都泡在阅览室里,“这个阅览室24小时开放,对我来说太方便了,我利用这段时间专心复习,争取复试能有个好成绩。”张文说。
如果说三楼是静思的天地,那么四楼则是艺术的殿堂。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四层美术馆内“翰墨飘香”展区,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书法作品挂满墙壁,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飘逸。紧接着,步入“意笔幽兰”展区,绘画作品风格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既有细腻写实的工笔画,精心勾勒每一笔每一划;也有洒脱随性的写意画,用色彩和线条传达出画家对世间万象与内心感悟的理解。在“时空艺韵”展区,各类雕塑作品琳琅满目。有的作品以抽象的形式表达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有的则以逼真的造型展现生活的美好瞬间,令人赞叹不已。
此外,“大美蒲县”展区通过摄影作品展现了蒲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百姓的生活百态。而“心灵巧手”展区则展示了蒲县传统的非遗项目,精美的剪纸、麦草画、烙画、布艺、根雕和柳编等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智慧与心血,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窗外暮色渐沉,馆内的读者流连忘返。穿红袄的孩子踮起脚尖取书,银发老者伏案抄录春联,年轻人在电子屏前蘸墨书写……暖光晕染的玻璃窗上,倒映着千年文脉与新时代年俗交融的剪影。
“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蒲县图书馆(美术馆)自大年初一起便全天正常开放,全力保障大家的阅读体验。不仅如此,我们还精心筹备了系列文化活动。‘智编未来’亲子编程培训、‘金蛇献瑞’春节年俗展等活动让读者们既能静下心来阅读,又能欣赏民俗、品味年味,在书香墨韵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蒲县文旅康养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谷婕说。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