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田园之美

2012-09-06 08:3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01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展”。
2003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2004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天苑杯书画大展”,并获铜奖。
2006年参加“山西省人大、政协委员书画展”并获得一等奖;其作品“天凉好个秋”参加山西省美协举办的“第十四届山西省美术作品展”。
2008年,参加全国政协10省27市书画展获二等奖;其作品“秋实”参加山西美协举办的“山西省第二届花鸟画展”,其作品“牡丹”参加山西美协举办的“山西省中国画邀请展”。
2004年5月,在临汾市举办个人画展。
2004年7月,在侯马市举办画展。
2005年3月,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画展。
2008年,在太原举办画展,并出版有《陕有峰花鸟画选》、《陕有峰花鸟画新作》。
2009年,在全国四条屏展上获得银奖。金奖空缺)2010年,参加“走近世博会”政协委员书画展,作品在上海、天津展出。

葫芦


其一,他的画作洋溢着对田园之美的感悟和深情。我是出生在农村的人。我想,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面对陕有峰的画作,尤其是面对真迹,都会被唤起若干记忆和回忆,心灵会泛起亲切和欣喜,这就是绘画艺术特有的美的感染力。这种美感,是画家的生命表达,也是观者的生命体验。这一点,作为观赏者,我们常常不自觉。其实,冷静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活生生有感受能力的人,怎么会有此种美感呢?
其二,他画作题材不单调,有论者赞赏他的葫芦,这当然不错。依我看,他的石榴、红果、玉兰,也颇有韵致。村野田园的景物多得很,希望他眼界更放开些,让自己的画作题材更宽广些,画起来更大胆些。这里我说不单调,只是相对现有的作品而言。我个人不太赞成将中国画家分为花鸟画家、人物画家、山水画家等。我认为,画家就是画家,应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感即发,有感而画。上述分类,是理论的误导,是传统的弊病,是作茧自缚。
其三,他的技法有些创意:中国画的传统之一是勾线、线描,而陕有峰的葫芦、石榴、红果诸形,则摒弃此法,全以晕染成之;这当然很难说是他独有的创新,但相比于同样画这类形象而以勾线为之者,则不能不说有新意。尤可注意者,他以晕染完成的这类景致,似乎还多少想到不同光源所造成的明暗效果。另外,他以浓墨和枯笔的挥洒,让人多多少少还感觉到某些西画味道和现代气息,这是他应该发展的。
前面提到勾线和线描,只是在欣赏陕有峰画作时的想法,绝无轻视这一技法之意。事实上,陕有峰的玉兰和菊花也用了勾线,这是当用则用,能不用则不用,灵活处理。我想说的是,勾线和线描,作为技法,要熟练掌握,从线里表现出形影的神气和生命,也极难极难。现在,有多少人能以线描画出“八十七神仙图”那样的杰作呢?
重复一句,陕有峰现在的成就在于给了我们一种乡野田园之美。(孟伟哉)

小村小景

春花锦绣

独木成林

阔春

四条屏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