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名片:刘寅庚,1962年出生于襄汾。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协会员,临汾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道教文化艺术顾问,襄汾县美协主席。
刘寅庚是襄汾画坛的领军人物,在省、市美术界也很有影响。
寅庚的水墨画大气、灵动,尤其是花鸟水墨画,吸取了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写意传统,后又吸取了近现代等海派画家风格,丰富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既有遒劲骨力,又见墨韵风神。
寅庚从小就喜欢画画,十几岁就开始裱画学画,尽管刚过知天命之年,可翰墨生涯已三十多个春秋了。他生长在农村,对大自然的观察了然于心,穿梭于寻常百姓家,对花鸟鱼虫描绘驾轻就熟。他用笔大气率意,收放自如,用笔淋漓酣畅,体现了一种源于生命的元气,笔势的美感和墨色的韵致灵动,充盈着写意精神。
他的山水画笔墨苍郁,气象绵缈。在他的作品中,或空山孤亭,或秋壑云起,或野水苍茫,或夕阳远村,层层叠叠,皴点相间。画面宁静,淡泊深邃、幽远,展现出一种远离喧嚣的田园式的山水情怀。
一般人画山水,渲染的是山的挺拔、高大、雄奇、险峻。而他笔下的大山是从天空、从云端向下俯视,群山逶迤、万籁俱寂、曙色笼罩。用这种水墨淋漓效果营造出一种朦胧、湿润的意境,让人真切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情。苍生感、厚重感油然而生。同时晨曦中曙光在黑与白、虚与实的意境中得以升华。
寅庚的花鸟画更富有特色。构图疏密相间、饱满而灵空,用墨浓淡相宜,突出花叶的质感和层次,鸟儿翩翩飞来,平添几多生机和对生活的理解。
寅庚十分注重写生,为了画好荷花,他每天都要行程几十里去荷花园观荷,从荷叶初现到小荷才露尖尖角再到零落成泥。夏天酷暑难耐,他趴在池塘边,大汗淋漓,蚊子叮咬,但他全然不顾,直到他一幅幅写生稿画完。早荷、晚荷叶子的变化,雨荷、风荷的生存状态,夏荷、秋荷、残荷的生长规律,他熟烂于心、呼之欲出。用简练之笔,捕捉荷上蜻蜓的轻盈可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营造出超越“莲莲不舍、和和美美”的内心之美,一种亭亭玉立、独善其身的内在感染力。
花鸟画是富有生命力的。寅庚的作品以其个性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传达着生活中的真善美,在风雅淡泊的心境中,把对大自然的隐蕴和情感,赋予人格化的精神和灵魂的象征。率真平淡,自然天趣,给人以新的气象和观感,用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临汾市文联主席王富山先生的话说就是“寅庚是我市颇有影响和潜力的画家”。
重要的是,寅庚以传统笔墨抒怀寄情,以花鸟为媒介寄托人生追求,画面蕴含了时代精神和内涵。他关心的不止画的本身,更在于加强花鸟的象征意义和抒情养性功能。如他的画作《安居乐业》,运用了中国民族传统祝福的谐音:正是深秋收获季节,白豆已经成熟,叶片将已落下,叶片和毛豆下面,几只憨态可掬的鹌鹑在戏玩觅食,一种收获的快乐,一种宁静的祥和,欣欣向荣而朝气蓬勃的写意图。
黎明即伏案而作,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之时,池塘荷趣、松梅香远、兰香可佳、紫气东来、竹报平安、葡萄架下、花开四季,在他笔下,挥洒而就。每天至少画一幅,他感到这样才能充实、愉悦。静水深流、安之若素,不让时光虚度。
他的《大吉图》把大公鸡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大公鸡的引吭高歌、母鸡的安详悠闲,那逼真传神轻盈的翅膀和羽毛,仿佛都随风微微的颤动,每根羽毛都清晰可辨,眼神里还透露出几分顽皮。
曾留心寅庚作画,他用一支毛笔左涂右抹、旁逸侧出,笔尖笔肚笔根兼施,皴、按、点、染并用,信笔所致,气象万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笔黑功夫。
他独得自然与传统双重蒙养,加之自身的那般灵气、才情,深得空灵飘逸之趣,从而产生韵外之象、象外之韵。他的风中牡丹、雪中墨竹更是下笔成形、动之于兴、得之于心,那牡丹花随风摇曳,那雪中的竹子挺拔俊俏、大气灵动,形具神生,呈现出浑朴湿润的宏大画面。
画秃毛笔数百杆,用尽宣纸上万张。我们期待刘寅庚辛勤耕耘,收获千万只活灵活现的花鸟,崛起更高的画坛之峰。 杨志刚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木版年画兴四朝
下一篇: 贺云龙与书法的不解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