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金马,字步云,斋号守拙堂、牧云轩,山西临汾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隶书 侯天元《汾河公园题诗》一首
草书 唐志契《绘事微言》摘录
楷书 李日华论画摘句
楷书 清风峻节
行楷书 古人书论摘录
楷书 古人书论一则
篆书 东井左图七言联
行书 古人话论摘录
10月中旬,在古城公园展厅举办的“大美临汾”亢金马书法展即将开幕。亢金马,这位60年代生于尧都区段店乡的临汾人,从高中被迫辍学,到如今头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书法教学主持、教研部主任、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书法艺委会副秘书长等诸多名号,不论在京城的艺术事业发展的如何风生水起,心中惦念最多的还是家乡。喜讯传来,大家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惊异,那是因为,无论当年在乡村还是后来在都市,无论在曾经的生意场还是如今的书画艺术界,他都走得太快,以至于家乡的父老乡亲总是还无瑕接受他身份的变化,他又开始新的征程。但成功从来都没有偶然,了解亢金马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名师指点,但更多的因素在于,他性格中对梦想的执著不弃追求,以及在名利场中敢于急流勇退的智慧。
师从名师
2000年在中央美院书法工作室学习是亢金马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说,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更得到了人格的成长”。他师从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镛和邱振中先生,两位都是当今中国书画界的领军人物。其中,王镛先生作为当今富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在书、画、印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涌荡着一种向往原始,向往自然的人文态度,把民间艺术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开拓了书法审美的新疆域。他立意高古,大巧若拙的风格对亢金马艺术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邱振中先生则在书法技法解析与运用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当代书法界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他认为,深入研究古代优秀书法艺术是创新的基础,重视技法训练是步入书法艺术殿堂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他讲课生动、形象、方法灵活,尤其善于通过富有哲理的故事启发同学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出“艺术创作不是抄袭前人的成果,而是探索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领域”。得到两位名师的悉心传授,亢金马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格调不断追求典雅高古,技法日趋完善成熟,作品体现出很高的传统功力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空灵、古雅、稚拙、奇崛之中彰显着自然超逸之美。两位名师的艺术造诣让金马折服,他们的人品更让金马所敬佩。古人云:字如其人,在老师那里,他不断提高着书艺,更拓展着自己的胸怀,完善着自己的人品,陶冶着自己的情操。
在王镛和邱振中先生的指点下,他学习书法十分注重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和研习,行书侧重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王铎;篆书以《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为主;隶书涉猎《石门颂》《张迁碑》及摩崖刻石;楷书则侧重对北碑的学习,如《张猛龙碑》和北魏墓志、造像等。
在对艺术执著的追求过程中亢金马也与常人一样,经常遇到困难与彷徨。上世纪末,当他为选择哪种字体主攻而困惑时,王镛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他说:研究书法艺术不是为了写好一种字体,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确立一种审美风格作为自己艺术追求,在这种审美风格之内什么字体都可以写,创作出丰富的作品。这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经过多年的悉心研究和刻苦努力,如今,亢金马的作品已日渐成熟,他不断吸取传统书法的营养,借鉴当代成功书家的经验,把古朴、稚拙、典雅、奇崛确立为自己追求的艺术风格,将浑厚和空灵完美地结合起来,运用科学方法扎扎实实地学习,深入研究传统技法,不断提升艺术修养,目前的作品已初具面目。2012年亢金马先生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聘为书法教学主持、教研部主任,把自己对艺术的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传授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精彩的讲座使学员们获益匪浅,课后学员们这样评价亢金马的授课:亢金马老师提着一篮子金元宝,走进教室遍地撒满,让学员们尽情地捡。
敢追敢弃
是的,成功从来都没有偶然。从高中被迫辍学到现在的清华讲台,近30年来,亢金马这一路走得很执著。1966年,亢金马出生在尧都区段店乡段店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从小,他就表现出美术方面的天赋,黑板上那些极具个性的板书,全都出自他的小手,是老师眼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临汾二中。然而,贫困的家庭难以同时支撑起四个孩子的上学梦想,为了三个妹妹的学费开销,亢金马黯然选择退学,与父亲一同挑起养家的重担。尽管离开了学校,但亢金马对学习的兴趣丝毫未减。白天,十几岁的他骑着三轮车给烟酒门市部运货;晚上,独自一人坐在桌旁满纸涂画,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手头攒下几块钱他跑到书店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他开始起航自己的艺术梦想。再后来,他在段店村开了自己的烟酒门市部,做起了小生意。他明白,要想实现梦想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那个时期,支撑他的动力是一句话:莫让年华付水流,他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的曙光降临在1986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临汾有了分校,他欣喜若狂,报考并被录取了。在那段时间里,他辛苦并快乐着,即使练字用的桌子,只是一张宽不到一米、长约六十厘米的小桌子,用的毛毡也是东拼西凑的,但每当遨游于翰墨之中,那种内心的优雅、宁静、自信就会从笔端如涓涓溪水流淌出来,幻化出一幅幅意蕴丰富的书法作品。
三年辛苦不寻常,他勤学苦练的精神得到了樊习一老师的赞赏与厚爱,从此,他追随樊老师步入了书法的艺术殿堂。
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毕业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学员”,作品代表临汾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展出。亢金马这个名字开始为临汾书画界所认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亢金马才23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华。尽管没有衔着“金钥匙”出生,但他靠着自己锲而不舍的执著为自己赢得了一条平等的起跑线。
敢于追求是一种勇气,而敢于放弃则是一种智慧。如今,人们提到亢金马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他的书法,其实他也曾经是个商人。把日历翻回到十年前,他在神州装饰城经营几个商店,为他淘来人生的第一桶金。许多朋友羡慕地咨询过他经商的秘诀,他说:没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经商中去,“品质超凡,服务真诚”是我的经商之本。然而,就在他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亢金马为自己的经商之路画了一个戛然而止的句号,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经商,进京深造,潜心研究书画艺术,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在这个浮躁的名利时代,敢于追求的人很多,敢于舍弃的人却很少。在所有人都困惑的眼神中,亢金马说,我已过不惑之年,如果把所有精力继续放在经商上,生意固然会越做越大,但钱什么时候能赚够呢?我的人生追求不是物质上的奢华,而是充分挖掘自身潜质,追求艺术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在金钱与艺术之间,我更钟情和热爱书画艺术,通过研究学习传统书画艺术让自己养心、修身、悟道,达到自我完善的新境界,我不想让自己人生留有太大的遗憾!或者,在艺术的道路上,唯有热爱才是最大的动力,唯有纯粹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吧!就是为着这一份简单的心愿,亢金马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道路一路走来,越走越远,直到触摸和企及到最奢侈的梦想!他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可以为梦想而忙碌,却不能因忙碌而失去梦想!亢金马热爱他的书法艺术,更热爱生他养他的这块黄土地。在不断赴京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家乡的各项艺术活动的策划、筹备和举办。他曾经组织尧都区“首届临帖展”、“土地杯”书画大赛、“工商杯”书法大赛、“祖国颂”书画展等活动,多次为老年大学讲授书法课,多年参与迎新春下基层义务书写春联活动,他还经常深入部队、学校、企业、农村干部交流传播书法艺术,数次参加书法作品义卖活动,把义卖所得捐献给灾区。
2001年,他从中央美院学成回到临汾后,成立了“亢金马书法工作室”,将自己在北京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和同道,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学生。目前,已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书法比赛中参展、获奖。
与现实生活中朴实低调的他不同的是,他十分重视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今年8月26日,亢金马创作了巨幅书法作品《大美临汾》,在宽3米,长11米的白布上,挥舞墩布,龙蛇飞舞,经过4个小时的挥毫泼墨,一幅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榜书跃然出现,这也是亢金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赞美家乡的巨变,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写到最后,比的不单纯是笔墨、技巧,优秀的书法作品起决定作用的是品格和学养。亢金马的书法之所以有今天之成就,正是源于他淡然出世的气质、超越功利的品格,以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学习与追求,将人的真性情和艺术的审美统一起来,达到高雅深远的艺术境界。
从2008年亢金马弃商从艺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2010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201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深造,屈指数来已经整整五年了。10月中旬在古城公园的“大美临汾”亢金马书法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平阳书画作品赏鉴(五)
下一篇: 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