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珍拓展传统文化精髓

2014-10-14 21:35: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10月13日,山西师范大学美术馆举办《静谧的生命》碑帖学课程学生作品展,漫步展馆,犹如出土文物般的瓦当、汉砖、砚台、镇尺静静躺在展区,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而制作古朴的拓片更是让人置身笔墨恣意飞扬的年代,体验穿越的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再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164件作品均来自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2011级书法专业82名学生。

“目前,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一百余所,而开设碑帖学专业的院校更是凤毛麟角。”作品展组织者、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指导老师曹亚彬介绍说,虽然碑帖学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还属于冷门,但山西师范大学的该专业已经开设了5年时间,该专业更是作为学院教改项目,并在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静谧的生命》碑帖学课程学生作品展。“当时是第一次举办,还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相对比较简单。”曹亚彬告诉记者,这次展览仍然沿用了同一名称,但内容有了一些变化。他介绍说,展览对汉代砖瓦铭文以及魏碑、造像题记等有所侧重,表现出刻字作品书法精美、结构纯朴、线条多变、手法多元、富有趣味等新的特点,学生通过临刻的过程,深切体会到书写的灵动与刻字的活泼相互生发的意趣,取得了碑帖学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良好学习效果。

“碑帖学是书法专业的主干课程,曹亚彬老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既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同时特别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院长毕润成对曹亚彬的教学方法大为赞赏,他说曹老师将碑帖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严格的训练,使书法专业的同学们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文理学院的新办书法专业的专业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孟庆泰作为该院2011级书法专业的学生,从今年年初就开始准备此次展出。“这是我精心制作的镇尺。”孟庆泰从展区众多瓦当、汉砖中拿起自己制作的镇尺,引领记者来到拓片展区,往日埋头制作的点点滴滴随即涌上心头,他介绍说,所有的同学从选题、找材料、篆刻、打磨、做旧,最少也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为了寻找到好的材料,同学们逛古玩市场、访古宅民居、跑工地,寻找到了很多理想的瓦当、古砖,甚至工地上的空心砖都被同学们拿来发挥,再加上题跋和印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老师的悉心指导,184件作品如期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布展,一切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今一幅幅挂在墙上的作品,相比印刷品的平面和浅层,碑帖无不透露出深厚和立体,在灯光的照应下,更散发着古韵清雅,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让他和同学们收获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3日。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