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纸上滴一滴墨水,用嘴轻轻一吹,墨水流淌下的痕迹就能形成了一幅朴素淡雅、具有中国风情的画来,这就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吹画。近日,记者有幸结识了31岁的晋玛丽女士,虽然年纪轻轻,但内心却潜藏着对吹画艺术的无限热爱,她告诉记者,学习吹画是兴趣使然,也是她投身公益,传递正能量的载体。
吹画,就是口吹画,它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美术艺术绘画技法,是创作者借助口中空气吹动颜料,形成艺术图画的美术形式。因其独特的绘画技法,吹画的表现形式并不多,晋玛丽主要创作的是干枝梅。不同于其他吹画艺术家,她讲究作品一气呵成,一滴墨汁便可完成整幅作品,这一切皆来源于她长达20年的创作功底。
因为在艺术家庭中长大,晋玛丽从小就受到爷爷和父母的熏陶,特别喜欢研究艺术,尤其是美术。在她6岁时,已不满足于循规蹈矩地拿笔去勾勒作品,而是独辟蹊径地用嘴去吹墨汁,往往一玩就是一天。爷爷留意到孙女的举动,当看到孙女像模像样的作品时,爷爷开始有意无意地指导她如何控制 墨汁、吹气的力度和技巧。得到爷爷的指点,晋玛丽的吹画水平突飞猛进,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因此而废寝忘食。
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晋玛丽小学一年级时,学校每年都会开展艺术节,有艺术才能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怀着忐忑的心情,晋玛丽在报名单上写下“吹画表演”。艺术节当天,晋玛丽泼墨、吹墨、点梅花一气呵成,赢得了满堂喝彩。老师们惊诧道,原来还可以这样作画。从此以后,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上,晋玛丽的吹画表演都成为了保留节目,一直延续至今。让晋玛丽记忆最深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时,她应邀到侯马市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画展的活动上吹画,在7米长的白纸上,吹就“97回归”的梅花字样。
随着晋玛丽的不断成长,吹画水平也日臻成熟,已经可以通过纸张薄厚、大小去控制用墨量了,作画时间基本控制在5分钟以内。业内小有名气后,有些商家便想与晋玛丽合作,但她不想自己的作品沾上商业气息。而作为一种正能量的传递,晋玛丽选择了投身公益,应邀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晋玛丽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3月份在运城参加的“爱诺关注自闭症儿童蓝丝带行动”,当时她正准备做阑尾炎手术,但接到邀请时,她坚持带病作画。
她告诉记者,当看到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和老师期待的目光时,身上的疼痛瞬间消失,只想尽绵薄之力给自闭症儿童带去正能量。她所作的干枝梅象征着孩子们含苞待放,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晋玛丽应邀参加类似的公益活动不计其数,她希望吹画艺术可以助力公益,为更多人带去力量。
如今,晋玛丽仍利用闲暇时间坚持创作,当其他吹画艺术家为省事用吸管作画时,她坚持用嘴去吹画,她告诉记者,虽然用嘴吹画难度大,但吹出的作品自然饱满。晋玛丽说:“起先吹画只是爱好,没想到吹出了名堂,希望今后在传承吹画艺术的基础上,创作出特色,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记者 李羿玫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乔随河的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