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书画作品赏鉴(6)

2014-01-16 09:49: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薛效东,1944年生于孝义,斋号永安居,自由画者。自幼耽情绘事,勤学不辍,近年受赵亭人先生指导,专攻传统水墨山水画。 

薛效东 作者简历:1944年生于孝义,斋号永安居,自由画者。自幼耽情绘事,勤学不辍,近年受赵亭人先生指导,专攻传统水墨山水画。

简意古朴 内蕴悠远

——记《简意》画展作者薛效东先生崔海昀

冬日的古城公园,寒意弥漫,草木寂寥。公园一隅,《简意》——薛效东国画作品展静悄悄开展了。没有鲜花,没有盛大的开幕式,却于萧索中涂抹出一道温暖的亮色。走进展厅,四壁悬挂着先生近年创作的百余幅水墨山水画,但见山峦奇崛,水声渺远,古木掩映下,茅舍俨然,清风扑面,氤氲出素朴淡雅的古典气韵。前来观展的各界人士或驻足、或品赏,无人喧哗,安安静静,用心体味先生用简约、简洁的笔墨,勾勒出的悠远意境和丰富内蕴,品啜着他遵循传统的艺术思想与平静安然的内心世界。

薛效东先生,山西孝义人,自幼喜爱绘画,勤学不辍。十七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美院附中,因父亲受左倾路线影响被拒之门外。从此,几十年蛰居乡里,躬耕农田。迫于生计,他曾做过代教,下过煤窑,备尝生活的艰辛。然而,心中的艺术之梦却不曾泯灭,于劳作的间隙时时跃动。

十年前,花甲之年的薛效东随供职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儿子迁居临汾。与家人围坐一起、共享天伦,生活中萦绕着人生的暖意。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一个久远的梦,却时时闪现在他的心空,唤起他对生活、对艺术更多的渴望。终于,他拾起画笔,在笔墨丹青中追寻年少时期的理想。

同一条街上,住着原山西师大书画所首任所长、书法家柴建国先生。若有空闲,他会来到柴先生的若景轩书斋,喝茶聊天,谈书论道。他长柴先生两岁,有许多共同的话题。人生的遭际,社会的变迁,常使他们感怀于心。笑谈中,世事的纷扰,也化为瓷盏的茶烟,袅袅而去。偶尔,他会拿出自己的一幅新作,与柴先生共同沉醉于水墨山水中。柴先生曾撰文点评:“多见山峦苍茫,水天高远,无人处似闻人语,有人处更见情致,点染波皴,拱揖行留,极得古君子之风。”窗外是喧嚣的尘世,屋内墨香弥漫,茶香缭绕。淡泊的言语,恬淡的心境,勾勒出沉静而朗润的世界。

柴先生的学识、襟怀,以及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生命的原野,变得更为辽阔而高远。

美国演员巴里穆尔说过一句话:“只要一个人还有所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他才算老。”薛效东就是这样一个执著地追求梦想、充满生活热情的人。周围浓厚的艺术氛围,更如春风雨露,催生了他心中艺术的萌芽。在山西师大书画所所长、著名新文人画家赵亭人先生指导下,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专攻水墨山水画。夜晚的书案前,他反复研究、临摹古代名家的画,汲古为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感觉。每每看到赵先生一幅新作,他总会爱不释手,久久伫立画前,品味画中蕴含的隽永和古朴韵味,受到长久熏染和启迪。

此次画展,是作为书法家的儿子薛珠峰的一片孝心,也是他多年潜心研习的一次总结。从心之年的他,不为名利,只为把自己的画作呈现于世,与朋友们一同分享。展厅里,他的画作,立足于写意,注重水墨线条,在简约简洁与潇洒飘逸之中创造诗的意境。小桥流水、烟云小舟之间其超逸之灵性,亦尽其中。

书画评论家李建森先生评其画作:“‘简意’是效东先生一直遵循的审美维度,也是他统驭笔墨打造出的个人风帜,意之简远,味之深厚,是他的笔墨坚守和精神自赎。效东先生所取范的是写意的文人山水和花卉。他的画很安静、很干净,一颗素朴的文心在笔墨情景中淡定着,并能见读到道德和真情的力量,他对笔墨的寄情是深厚的,也是简单的。”

追求简朴物质生活、向往精神生活的生命观,从生活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和力量,细致、平淡、隽永地描绘自己的生活。薛效东先生对丹青艺术的眷恋,毋宁说是内心深处的返璞归真,对于自然诗意生活的永恒期待。

时值隆冬,《简意》薛效东国画作品展,如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带给人春天般的明媚,铺陈着一望无际的人生暖意。

山居人家

 

远山雾锁

 

山水六条屏

责任编辑:邱睿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