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所以被人们称颂,列为六畜之首,主要是因为马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马与牛一起在2000年前就驾犁耕田,极大地解脱了人们耕田中的繁重劳动,为人类从渔猎社会进入农耕社会立了大功。其二,马具有极快的速度。良马短距离奔跑每秒可达17米,能追上火车;而且马有很强的耐久力,如俄国顿河马,一昼夜能跑500公里。至于拉车,一匹马能拉4吨重的货物,功率单位的“马力”就源于马的拉力。其三,马可以驮物御车。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殷朝时期,人们就利用马驾车驮物。到了春秋战国,马车就大规模地用于战争,成为战车。当时评定诸侯各国的强弱,拥有战车的多少就成为主要标志,故此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的史说。其四,马可以传递信息,担负邮政任务。历史上把马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从周商开始,当时,人骑着马利用烽火报警,建立驿马站,用马传递官府文书。秦时各国驿站多达1496处。其五,马还是人们文娱活动的重要对象。主要表现在舞马上,舞马最初出现于南北朝,及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舞马场面颇为壮观,尤其是皇宫庆典宴会之日,一匹匹“衣以文绣、络以金眼、饰以鬃鼠、间杂珠玉”的形体健美的马,随着乐声的节奏,骧前奋鬣,举趾翘尾,姿态动容,欢腾舞蹈,令人欢悦不已。
马不仅可以耕田、驾车、驮载、乘骑,而且还是极富感情的动物之一。马对主人非常忠诚,尤其是战马,一旦主人受了伤,它会主动卧倒让主人爬在背上驮走。马驾车时主人不慎从车上掉下来,马立即闻声停下,使主人免遭车辗之祸。马的记忆力极好,被偷或被卖外地,一年之后还能从很远的地方回到主人身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马识途”。马异常合群,服从首马,扶老爱幼,爱护群体。有一个成语叫“马首是瞻”,意思是说,白天,作战时马首一马当先,其余的马紧随其后;晚上,马群移动时,幼马与母马围在中间,公马则在外围担负警戒,若是遇到敌害时,公马就会群起而上,力保“妇儒”。
马还有非凡的自我牺牲精神。当成群的马遇到雄狮猛虎,他们便一齐护着“幼孺”奔逃。如果跑不脱时,其中一匹老马就会自己停下来,昂首立鬃向着马群的同伴凄叫一声,然后侧身倒下,牺牲自己保全整个马群。其情其义,撼人心扉。
愿我们在马年,发扬马的精神,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WTO时代,为迎接全球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刘杨段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