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疫情捐款,长治这个贫困户卖掉了三只羊

2020-02-08 15:02:13 来源:黄河新闻网   浏览次数:

  2月4日下午3时,长治市文明办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我是郑寿堂,我想为咱们抗击疫情捐款。”

  谁是郑寿堂?

  今年61岁的郑寿堂,是上党区八义镇八义村人。因为家境困难,12岁起就以给别人放羊为生。后来,在外打工的郑寿堂娶了媳妇,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苦。20多年前,他的二哥不幸意外去世,留下了妻子和还在上学的儿子。“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茫然无措的娘儿俩,郑寿堂毅然决定回到八义村,承担起照顾嫂子和侄儿的重担,“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为了生计,郑寿堂从银行贷款5000元买了羊,干起了放羊的老本行。养着十几只羊,种着4亩玉米地,再加上给四邻八村打些散工,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就是一家人全部的生活来源。“够花了!”他乐呵呵地说,“玉米卖了换面吃,衣服、鞋子都是好心人捐的。生活紧巴不要紧,只要平安健康比啥都强。”虽然饱经沧桑,郑寿堂却硬是把日子过得别有滋味、其乐融融。

  郑寿堂一家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他本人更是被评为县级道德模范。“都是党的政策好!”采访中,郑寿堂一个劲儿地念叨。他掰着指头,细数着这些年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两口子被纳入低保救助,二嫂纳入了五保户,村干部帮助翻修了老房,逢年过节都会收到政府送来的米、面、油、大衣、被子……这些“好”已经扎根在了他的心头。他念着、谢着,一遍又一遍。

  为什么要捐款?

  郑寿堂是贫困户,却决定捐款1万元。为了凑够这个数,他取出了平时辛苦积攒下的9000元积蓄,又卖掉了三只羊。

  “我每天都看新闻,看到全国都在为抗击疫情努力,就想着自己也做点儿事。”质朴的话语让人不禁动容,郑寿堂说:“咱得到党这么多恩惠,终于有机会回报,这个时候不站出来啥时候站出来?”

  几经辗转,郑寿堂终于联系到市文明办。得知情况后,市文明办立即展开联系,经过协调,2月5日上午,市红十字会接收了郑寿堂的1万元捐款。

  “我是一名道德模范,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

  “以后还捐吗?”

  “捐!只要有需要,就捐。”

  “没钱了怎么办?还怎么捐?”

  “没钱就去挣,我会养羊,总能挣到钱。”

  ……

  如果还要继续追问清贫的郑寿堂为何毫无犹豫捐出大半积蓄,或许可以从他一直教导孩子们的话中找寻到答案:“咱要永远记得党对咱的好,要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