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胡丽梅:疫情防控,从“心”开始

2020-02-13 12:01:01 来源:山西云媒体   浏览次数:



这段时间待在家不敢出门,反复给孩子测体温,晚上根本睡不好!





您这是太紧张了,应该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可以尝试深呼吸……

近十天来,类似这样的对话,频频发生在心理咨询师胡丽梅和伙伴们接到的求助热线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公众心理健康状态问题让作为小店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协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胡丽梅警惕起来。为预防和解决疫情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她第一时间展开了行动。

一起来看看,她的防疫“心”路。

▲胡丽梅工作照

心理咨询,“拨拨”就灵!


2月3日,我开始跑电信,申请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让遇到心理问题的人有个正确的纾解情绪的渠道。市妇联听说我的想法后,提出和我们一起开通咨询热线。

2月4日,我们的第一部热线正式开通了!不少志愿者陆续来报名,但鉴于现阶段公众心理问题的特殊性,第一批上岗的志愿者基本都是有社区工作经验的。这段时间,他们大多是一边忙社区的本职工作,一边兼顾心理咨询志愿者的任务,常常无法第一时间反馈手上的情况。但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宁愿少吃一顿、少睡一会儿,也要守住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心理防线。

接下来,我们的另外几部热线也接连开通,还有微信群供咨询者与我们线上交流。我们安排志愿者值守自己擅长领域的热线,希望更多人能知道我们的热线、给我们打来电话、解决了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点帮助。

医务、社区工作者心理状况

让我心急,更让我心疼!


冲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但病人的救治工作一秒都耽误不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照自己的心理状况,更多的是把情绪掩藏起来。越是这样,我们越是担忧他们、心疼他们!

和医务人员一样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还有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

我们团队承担着小店区政法委160个社区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了及早开展心理干预,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们早已开始分头对接各自负责的社区。但目前的情况是,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工作强度极大,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团队志愿者

热线开通的第二天,我偶遇一位相识的社区工作者。他愁云满面,眉头紧缩,正要去进行村居摸排。简短的交流中,他不停地重复“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来的”这句话,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他担心与对方接触是否安全的直接表现;他又重复说道,“这也没办法,这是我的任务!”他嘴里说着,前进的脚步却一刻没停。

我赶忙跟上去,对他说:“这个村人员成分相对复杂,这是你最担心的事情对吧?但你从另一个角度想想,村里人口密度比城市的居民小区小得多,多数人家都有自己的院子,这对疫情防控来说是好事啊!

几句简单的分析,他的表情明显放松下来。

我们在心理服务过程中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不讲大道理,要给出适当的、简单的建议。我给这位社区工作者的建议是:“边工作边唱一唱,边走路边吼一吼!

一番沟通后,他的眼神终于柔和下来、有了笑意,我这才放心离开。

他的责任心,深深触动了我。特殊时期,我们可以待在家,但社区工作者们必须外出工作,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担心接触到病毒,更怕累及家人。

回到家,我立刻和团队志愿者们沟通,在做好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之外,更要格外重视社区工作者的心理疏导。

▲小店区心理热线志愿者工作指导

遇到这些问题,请让我来帮助你!


2月5日,我接到一名武汉返并学生的咨询电话。他1月10日就回到了太原,当时疫情相关信息发布很少,人们并没有足够重视。他回来后和同学聚过餐,还探望过亲人。疫情的消息爆出后,这个孩子非常紧张,马上把自己和父母隔离了起来。他非常担心自己接触过的同学、亲人,无时无刻不感到内疚,生怕他们会因为自己而被感染,焦虑的情绪让他吃不下睡不着。

我询问了他和父母目前的健康状况,了解到他的母亲在他回家之前曾患感冒,在他回来后几天已经痊愈;目前全家人无任何身体异常。结合他返并后与同学、家人见面的时间,我帮他仔细分析了目前的状况,并且引导他深呼吸放松、转移注意力。经过疏导,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还有一位妈妈,给我打来电话时,状态几近崩溃。询问后得知,她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受不了长时间居家,非要到同学家串门,要和朋友出去打球。这位妈妈无法劝阻孩子,又担心孩子外出被感染,既无助又害怕。经过交流,我了解到孩子爱打网络游戏,但居家期间,父母怕他沉溺游戏耽误学习,并不允许。我就出了这么一个主意: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允许孩子和同学们一起上线打网游,让游戏变成小伙伴之间愉快交流的一个渠道,更让孩子的一整天都变得“有盼头”。

▲热线电话记录

最近这几天接到的热线中,一些咨询者反映自己在长期居家中出现头疼耳鸣、口角溃疡、恶心、噩梦等症状,这些正是典型的情绪与身体症状相结合的表现。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或吃起来停不住等现象,都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在网上K歌,拍拍抖音,甚是和家人来一场“视频聚会”,展示一下自己过年的新衣服新造型,都是不错的调节方式;实在想吃味重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吃一点,出出汗,也会觉得心里轻快不少。

更多疫期心理调节“秘籍”,请戳文首音频。


▲胡丽梅团队发起的“家庭战'疫’——初一的大年十五拜”网络活动宣传页面

除了热线,这段时间我们还针对医疗单位、社区、学校等一些人员急需专业心理健康指导的机构,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如,针对疫期居家的学生和家长,我们分别录制了学生版、家长版两版网络课程,告诉大家特殊时期的一些亲子间的沟通技巧、如何科学地做好每天的计划安排等等,帮助学生和家长们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好居家时间,不让光阴虚度。

▲胡丽梅为太原市小店区第三中学校学生家长录制的心理指导网络课程

另外,从专业角度而言,疫情过后,当公众心理突然放松下来,很多问题反而会涌现出来。我们在接受现阶段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在抓紧安排咨询者的回访工作,加强学习和团队建设,为后续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做好准备。

这场疫情,让我们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朋友,你不孤单,抗“疫”路上,有我们相伴。不管见与不见,我们的心理热线始终为你守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