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不见面” 服务“不降温”

2020-02-26 09:50:53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次数: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中,举国上下共同为战胜疫情不懈努力。“少出门、不聚会”已成为共识。虽然百姓出行少了,但生活从未按下“暂停键”。政策线上查询、社区微信办事、远程问诊咨询……线上服务热起来。办事“不见面”,但服务“不降温”。

  务“不打烊”服务不停歇

  疫情期间,办事不用到大厅,动动手指网上办理,节省了企业和个人时间,减少了人员聚集。我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非常时期,各级政府部门、机构都积极通过网络开展相关业务。企业和群众通过省政务服务网等相关业务平台,进行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纳税人、缴费人优先选择省电子税务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客户端等“非接触式”网上途径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服务“全程电子化”……电子政务服务功能在此时愈发得到彰显。

  在电子政务平台,不仅可以足不出户办事,还可以了解查询各类政策和防疫信息。“没想到通过政务网站,解决了困扰自己这么久的问题”。韩懿是长治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由于无法参加线下招聘会,又一时找不到求职渠道的她犯了难。2月20日,韩懿在朋友的推荐下,登录中国政府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务专区,问题迎刃而解。根据网站提示,就业时可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按照指引,她通过省人社厅官网参加了“春季网络公益招聘月”活动,动动手指即可在家里进行求职应聘。

  像韩懿这样,通过政务网站查询相关政策、了解防疫知识的群众不在少数。“三晋通”App 开设的新冠肺炎防控专栏里,不仅有最新疫情与密接人员查询、山西疫情信息发布、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还设有疫情防控动态与自我申报与疫情线索报送。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多家政务网站,也开设有相关专题,方便群众查询及获取相关信息。“政务服务‘不打烊’,反映出的其实是‘不打烊’的服务意识。面对疫情,足不出户网上办、网上查,满足了群众对生产生活和对掌握疫情信息的需要,凸显了为民服务情怀。”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琨分析称。

  社区爱心传 居民安心“宅”

  小区居民“宅”在家,通过微信群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足不出户就能到家,这已经成为疫情期间我省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新模式。

  “这是今天小区需要购买蔬菜的数量和名单,您给看看。”2月24日一大早,太原市小店区龙城街道范家堡社区党支部委员田明燕就在跟蔬菜商家进行沟通。小巷内的蔬菜商铺,她每日必到。在她的建议下,商家建立了微信群,提前一天通告蔬菜种类和价格,居民在群里接龙所需种类和大概提取的时间,提前分装好,减少了人员的密集流动。对不方便购买的人群,她还主动承担起配送任务。

  保证必备生活物资的同时,社区居民的心理建设也没落下。“我们社区组建了微信群,在微信群有免费的讲座听,充实自己……”2月17日,介休市宏顺社区的几位居民发出了微信朋友圈,还配有自己听课笔记。原来,这是介休市针对社区开展的心理微课堂志愿服务。使用线上授课方式,在全市社区居民网格微信群进行线上免费公益讲座,为居民提供健康和心理指导。介休市各社区微课堂受众已经有9000余人。

  微信群还成了疫情防控的线上宣传阵地。2月22日,太原市双塔寺街三社区微信群里,一大早就响个不停,原来是相关负责人在发布疫情防控知识:近期返工人员多了,外出人员请注意,戴好口罩再出门,不往人多地方凑。小区业主杨志斌介绍,现在社区群里每天都很热闹,疫情最新动态、官方权威解答等内容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最新消息。

  “你们的工作非常辛苦,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保护好自己。”看着微信群里居民的留言,田明燕露出了笑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现在各种微信群的建立,我们和居民沟通方便多了,居民们也越来越能体会我们的工作,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远程显身手 诉求有回应

  “宅”在家,生活物资可安心,身体不适也不必忧虑。在医疗资源紧张、去医院担心交叉感染的情况下,线上医疗正在释放产能。2月15日,省城市民陈兰萍出现感冒的症状,想去医院,但又担心疫情,通过我省“健康山西”App开通的“山西省医学会专家义诊”专栏,很快就得到医生的详细问诊和专业解答。此外,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叮当快医、优健康等多个平台也通过开展线上义诊、名医直播等方式,为公众提供线上问诊服务。

  身体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少。在心理咨询方面,我省组建了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专家团队,并开通了网络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为广大群众、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支持。百度健康上线“全国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平台”,面向全国用户开通24小时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服务;荔枝音频平台也组织了一批“温度艺人”“温度主播”和专家,以聊天、唱歌、直播课等方式,缓解疫情给网友带来的焦虑。

  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线上问诊平台在及时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的同时,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抗击疫情一线,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进行病情研究,线上医疗凝聚了更多救治资源和智慧。“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弓清梅队长你能听到吗?”“你们现在情况如何?”2月21日,位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一场晋鄂医疗专家参与的“云会诊”在省人民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新冠肺炎重症病区同时展开。

  不仅是我省,类似的一场场远程会诊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紧张进行着。2月22日下午,解放军总医院专家依托5G远程技术,为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一名高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远程会诊;2月23日下午,钟南山与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远程会诊……通过远程会诊,各地将呼吸、重症等领域的医疗专家“送到”需要的患者身旁,将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精准共享。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表示,疫情是一场大考,线上服务平台在此次疫情中表现突出。积极回应关切,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组织,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面前表现出的责任感和担当,将会促进互联网领域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也为我们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提供助力和保障。

  记者张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