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前沿阵地,守护好居民的平安,就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帮助。”太原市杏花岭区一位社区主任道出了无数城乡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3月3日,中央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八方面措施,包括发放工作补助、做好职业伤害保障、改善防护条件、减负减压、表彰褒扬等。3月7日,民政部再发通知,要求各地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所需资金保障到位。这八条举措,恰如一份“暖心礼包”,体现出对社区工作者的尊重、认可、关心、致意。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无数城乡社区工作者在摸排、宣传、消毒、后勤等方面夜以继日、坚守岗位,充当着社区“守门人”的重要角色,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通知》精神,为他们实实在在做好“加减法”,更好地激励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所谓加法,就是要在经费、人员、防护、信息技术上,进一步充实基层,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智慧下沉”,社区是城市的神经末梢,各种简单快捷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社区的压力。此次,一些社区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法,更好地实现了精准防控。所谓减法,就是要减少他们的工作时间,减少各种多头重复分派的表格、证明、任务,让他们心无旁骛,更好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
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不仅战时需要,也要重在平时。要进一步建立关心关爱他们的长效机制,以保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推进。
陈力方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