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医的,也是一名党员,现在疫情需要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我要主动报名驰援湖北,去帮助那里的患者早日康复。”疫情发生后,田敏自觉克服困难,主动请战参战,不怕苦累危险,积极投身到抗疫工作第一线,在执行抗击疫情任务期间,被中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委员会表彰为“抗疫尖兵”。
田敏今年35岁,2006年10月成为一名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2014年10月在野外驻训时火线入党,现为中部战区空军医院门诊部护士长。爱人吴志杰,2002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入党,现为山西省军区转业办正营职干事,他们的儿子今年9岁,在大同市平城区就读小学。
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夫妻二人都在军队工作,一个是军队现役干部、一个是军队文职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心中早就扎根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抗疫工作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彰显担当、越是出现危险越要冲在前面,是他们的共识。春节全家刚回河南老家仅2天,得到疫情发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结束休假返回,迅速与单位联系了解疫情防控任务,大年初三,田敏就投入到了医院的各项防疫准备工作中。得知湖北武汉需要医护人员支援时,夫妻二人不约而同达成一致意见,在爱人吴志杰的支持下,田敏写下了请战书,上交了医院党委,并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
自觉舍小家为大家。由于在部队不同的单位工作,夫妻二人分居两地,一个在太原,一个在大同,吴志杰2月2日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参加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田敏也要忙科室防疫工作,孩子无人照料成了一时的困难,只能让邻居帮忙。在得到2月17日田敏需赴武汉支援的命令后,孩子无人照料的困难变得更加严重,但夫妻二人默默想办法克服,最终把儿子托付给大同年迈的岳父母,就全身心地投入抗疫一线。本就聚少离多的一家人,在三个地方为抗疫防疫工作努力着,他们只能在工作之余通过视频聊聊天、相互鼓励支持。
努力奋战工作一线。田敏在支援武汉抗疫期间,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在感染区工作4小时以上,走路稍快就会出现气喘、护目镜布满雾水的情况,她既要做好患者的治疗护理,还要照顾患者的吃喝拉撒,为了不上厕所,不敢多吃饭喝水,每天工作结束都累得筋疲力尽、浑身湿透;为减少患者病痛,她每天下班后认真研究提高护理操作方法和技巧,在戴着护目镜看不清、戴着防护手套手感差的情况下,最多一个早上为26个病人抽了300多管血,都保证了“一针见血”,高标准完成了任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吴志杰始终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职尽责,高标准参与完成省军区干休所疫情防控蹲点、作战值班、转业安置政策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网上招聘等任务,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
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田敏出发前往武汉时,吴志杰由于工作不能送行,但为了鼓励妻子,凝聚全家力量支持抗疫工作,他连夜写了首诗表达祝福;为了让田敏在工作期间没有后顾之忧,他每天在工作之余通过电话、视频辅导孩子学习,为大同的家里网购蔬菜、副食等生活用品;9岁的儿子以妈妈为榜样,坚持停学不停课,学习自觉、生活自理,在班级各项学习中表现优秀,每次通话都告诉妈妈不用担心、注意安全,还为妈妈加油鼓劲;岳父母也尽心尽力地担负起了照料小孩的任务。同时,为了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二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抗击疫情捐款700元。
作为一名军嫂,在平时,田敏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一个人默默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人们眼里她是一个女汉子,是丈夫的坚强后盾,她勤俭持家,又孝敬老人。在她默默的支持下,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田敏用瘦弱的臂膀扛起家庭的重任,支撑起军人背后的朗朗晴空,让丈夫在强军路上扬帆远行。
本报记者邓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