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报道:据百度搜索大数据统计,3月8日,“碳中和”一词位列热门话题榜首。在前一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上提到“碳中和”“碳达峰”。那么,“碳中和”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测算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其排放量,以实现环保目的。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对于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新山西来说,这一话题更加受到关注。此前,山西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2021年山西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山西有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压减焦化、钢铁等落后过剩产能,关停煤电机组425.6万千瓦。退出僵尸企业238家。
2021年,山西省将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研究制定一系列行动方案。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动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建立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探索用能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