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他,曾出任孙中山的秘书,是山西最早的共产党人!系列大片《红色风华》②

2021-10-02 15:35:05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

图片

红色风华 永垂不朽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岁华诞,山西广播电视台重磅推出40集系列电视片《红色风华——讲给青少年的山西故事》。


从10月1日起,登陆山西卫视和黄河电视台 ,山西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回顾百年历程,通过“红色风华”系列,带青少年重温这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讲述新时代的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第二集《我是火花》

图片

△ 高君宇故居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山西党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的自题诗,他用短暂的生命,演绎了一段宝剑与火花的传奇。


1896年,高君宇出生在太原市峰岭底村,受家庭影响,高君宇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是家乡带头剪掉长辫的少年。

● 

高君宇挥笔立志

图片

△ 高君宇落笔立志

高中毕业时高君宇在毕业试题中挥笔写下自己坚定的志向,“当此之时,君宇已蓄革命之决心矣。”

图片

△ 高君宇参与编辑的刊物

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先后加入进德会、国民杂志社等学生社团,参与编辑《国民》《少年中国》等刊物。

图片

五四运动”爆发,他带领同学在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启迪国人。《北京大学日刊》中这样评价高君宇“从事民众运动……久而益厉,猛勇有加,其弘毅果敢,足为青年模范。” 

图片

从事民众运动……久而益厉,猛勇有加,其弘毅果敢,足为青年模范。”

图片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高君宇和邓中夏秘密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办公地点取名“亢慕义斋”,翻译成中文就是共产主义室。


这是中国第一个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建党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 

为山西播撒革命火种

图片

△ 高君宇(1896年--1925年)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高君宇已经是中国共产党58名党员之一。


图片

△ 高君宇帮助建立中共太原支部

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模范,已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这一年,高君宇在省立一中指导建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山西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之后的1924年,他再返太原,帮助建立山西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山西传播开来。  

● 

用生命探索救国真理

图片

△ 山西的第一个党组织

高君宇的建党之行充满危险,回太原组建中共太原支部前夕,他在北京的住所遭到搜捕,危急之时,高君宇巧扮伙夫脱险;在完成组建任务后,他穿着铁路工人的制服,乔装打扮,才得以返回北京。


共产党的先驱们就是这样在黑暗中播下火种,用生命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图片

△ 早期共产主义者

出身富庶的高君宇原本可以活得无忧无虑,但他却选择了共产主义,他身形羸弱,却是北方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他从书斋中走出,成长为志在家国的革命先驱。

图片

△ 北京陶然亭

他是火花,炙热绽放信仰的力量,用迅如彗星般的生命践行着初心,他所留下的革命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图片

△ 高君宇烈士墓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图片
图片

● 

高君宇和石评梅——革命时期的凄美爱情

如今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内,有高君宇和恋人石评梅之墓,述说着两枚象牙戒指引发的动人情话。


高君宇对陶然亭情有独钟。陶然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从清末到民初就是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高君宇和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人曾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中国革命前途,同时也和石评梅经常在此漫步。


石评梅是高君宇生命中最挚爱的女性,生于1902年,山西平定人,是“五四” 时期著名的青年女作家,著有《涛语》、《祷告》、《偶然草》等书。他们在同乡会上相识,共同的进步追求和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高君宇家中曾有过包办的不幸婚姻,在心灵受过创伤后对石评梅有火一般的恋情。


石评梅虽然也爱对方,却因初恋失败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而固守着“冰雪友谊” 的藩篱。高君宇内心十分痛苦,但仍然以尊重的态度写道:“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


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高君宇特意从广州买了两枚象牙戒指,一枚连同平定商团叛乱时用过的子弹壳寄给北京的石评梅作为生日留念,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石评梅戴上了这枚特殊意义的象牙戒指,“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


高君宇患病动手术后于第二天突然去世,对石评梅犹如青天霹雳,后悔当初没有接受他的求爱。她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题写了他生前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并作《墓畔哀歌》表达刻骨的思念之情:“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1928年9月,年仅26岁的才女石评梅因悲伤过度,在泣血哀吟中走完短短的一生,人们也把她葬于陶然亭内的高君宇墓旁,“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今晚请收看
第三集《启明双星》
第四集《红军东征》
播出时间:
10月1日起
山西卫视21:05
黄河电视台18:40
联合出品:
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山西广播电视台
山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承制

本集编导:

任舒灵

新媒体制作:

眼镜先生融媒工作室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