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进万家】中暑急救,三大误区要避免!

2022-07-01 09:39:09 来源:黄河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中暑是高温环境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患者表现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心率增快等症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出现肌肉痉挛、晕厥、昏迷或高热等症状,体温超过40°C。

  处理方法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2.少量多次补充含盐冷饮。

  3.快速散热:除去衣物以增大散热面积,用冷水喷淋全身,加强通风;如有条件可把身体浸于凉水盆中,或用凉湿毛巾擦全身;如使用冷水袋或冰袋,最好放在颈部两侧、有利于降低脑组织的温度。

  4.如果情況严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常见误区

  1.服用退烧药降温:中暑发热,应首先进行物理降温。

  2.稍作休息就继续外出活动:这样容易再次中暑。

  3.吃生冷瓜果、油腻食物:这样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状。

  风险预防

  1.对于户外工作者: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合理饮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做好防暑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太阳直晒;注意饮食,多吃清淡食物;若感身体不适,应适当休息,必要时立即就医。

  2.对于老人、婴幼儿、孕妇及有慢性病的人群:尽量减少高温天外出活动;适当服用防暑饮品,如淡盐水、酸梅汤、绿豆汤等;适当午睡,保证充足睡眠。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