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山西 | 高平古村落:古韵新风 和谐共生

2024-07-30 17:11:2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  

  古老村落焕发生机  北苏庄村“喜镇苏庄”景区夜景。

  古老村落焕发生机  贾村,小朋友们在民居前嬉戏玩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王报村的“二郎庙”金代戏台上,青年演员在表演地方戏上党梆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山西省非遗传承人赵玉先(中)向小朋友们展示高平剪纸技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当地村民在魏庄村刺绣工作室内进行国家级非遗高平绣活制作。

  民居古建保护修缮  施工人员对伯方村的古院落地面进行修缮。

  民居古建保护修缮  施工人员为伯方村的古建筑屋顶加盖防水瓦片。

  民居古建保护修缮  施工人员在伯方村内加固古建筑屋顶。

  感受古村古建之美  俯瞰贾村风貌。

  感受古村古建之美  崇明寺中佛殿特殊的木质断梁结构。  苏唐诗摄

  感受古村古建之美  夕阳下的釜山古村。

  感受古村古建之美  俯瞰永宁寨村。  邱活摄

  感受古村古建之美  良户村古建筑——侍郎府。  王剑摄

  被太行山环抱的山西省高平市,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古巷风景如画。这里有中国传统村落6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1574处不可移动文物,被称作太行山下的“古建博物馆”。近年来,山西省高平市高度重视古村与古建的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

  这里,古村古建风貌延续。保存完好的古老戏台“二郎庙”金代戏台、断梁结构的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活态古村”良户村……总有一座老院,总有一条小巷,成为乡愁的寄托。

  这里,古村古建再次年轻。高平市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整治人居环境、修缮文物古建,挖掘内在价值。既有把婚俗文化植入古村业态的“喜镇苏庄”,也有自然山水与明清古建和谐相融的釜山古村……越来越多的古村正在“出圈”。

  古村古建,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戏台广场上,常能听到上党梆子的铿锵;棋盘院的非遗作坊里,剪纸、泥塑栩栩如生。历史文脉的良好保护与传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韵。

  古村古建,正成为高平市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30日 第 08 版)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