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沁水县土沃乡下沃泉村老支书刘李斌,却用半生实践,在自己土生土长的村里,圆了童年梦——不仅是自己的梦,也是几乎所有来下沃泉旅居康养的人们共同的童年梦。
如今的下沃泉村民,不离乡土,安居乐业,他们有底气说:无论是谁谁,不管你的童年幸与不幸,下沃泉就在这里,我在这里等你。
刘李斌现在是沁水县文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下沃泉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建成立的山西省星梦童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和90后搭档、总经理张俏俏,带领公司的伙伴们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群策群力,每天乐颠颠忙乎乎穿梭于下沃泉的各个体验场馆,接待着一拨又一拨全国各地来这里旅游研学和康养的人们。
“一手研磨地道咖啡,一手端着天然蜂蜜,这生活太美了”一位领着家人孩子自驾的山东游客,给记者晃了晃杯子,频频点赞。
近日,记者在下沃泉调研采访,记下了这趟特别之旅的星星点点。
圆梦小镇:这里能满足几乎游客所有的童年梦想
古树见证了村子的变迁,寺庙老屋里有古老文明和先人先贤的传承印记,滚铁环、踢毽子、玻璃球……是中国少年的集体记忆,而随着声量大小变化水量和水股的喊话喷泉,是互动性极强的新型娱乐项目,总能让周围的老老少少跃跃欲试或不禁莞尔。
当然,童年不仅是用来重温的、回忆的,也是用来弥补缺憾、探知未来的。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人群的旅游需求,沃泉星梦童年小镇还融入许多现代元素,为孩子们和家长打造出一片绚烂多彩的逐梦天空。比如,暗夜星空研究室、展现沁水境内历山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可用显微镜细微观察的教室、复原80年代沃泉小学为主题的童年老教室等,激发了来者浓厚的研学兴趣。而农耕文化体验一条街和多间特色工坊,以及研发的近百种研学旅行课程和亲子主题成长营产品,让各色人员各得其所,自得其乐。
徜徉在下沃泉村沃泉星梦童年小镇的游客,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主街照壁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耀眼;先贤名人、仁人志士的名言经过射灯的映照,五彩斑斓地投射在墙上、地上,别有情趣。在浓浓乡愁与现代生活气息的交融中,人们沉浸式体验到了“星梦童年”的美妙,激发了探究世界的想象力,或重温焕发了久违的青春梦想。
沃泉样板:村企合作“千万工程”的新标杆
下沃泉村有180户、560口人,1200亩耕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和乡贤能人带动下,依托资源优势,办起了炼铁厂,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千万元明星村”、小康村。它是沁水县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从发展传统产业到布局新兴产业,下沃泉村逐步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华丽蜕变。
下沃泉人是聪慧勤劳的,也是务实踏实的。以生态宜居工程的打造为例,他们用五项行动,创造了五个第一:全县第一家拆违治乱“不花一分钱”的村,全县第一家村建生态污水处理站的村,全县第一家实现垃圾不落地的村,全县第一家公厕、户厕水冲式百分百全覆盖的村,全县第一家环境整治无死角无盲区花园村。
近年来,下沃泉村致力于探索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沁水路径,通过打造“沃泉样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点带面走出一条沁水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星梦童年小镇应运而生。
这里规划用地2500亩,总投资2.5亿元,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引导,吸引社会资本”的投资模式。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室外景观工程10000余平方米。小镇主要项目包括沃泉客厅(游客接待中心)、风雨操场(多功能活动中心)、研学中心、研学客房、康养民宿等。在运营模式上,成立了由县国有企业文旅投公司与下沃泉村共同组建的小镇运营主体——山西省星梦童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闯出了村企联建联营的沁水新路子。
与此同时,小镇将运营置前谋划,同国内多家研学团体、康养机构合作,夯实了运营基础。邀请了60余位艺术名家为荣誉村民,深度体验小镇生活,通过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将下沃泉乡村民居生活和游客的日常康养研学生活充分艺术化,激发了更多人们对下沃泉的憧憬向往。
据介绍,沃泉星梦童年小镇自2022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研学旅行和康养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已接待各地游客20万余人次。
作为晋城市首批“百村百院”康养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沃泉星梦童年小镇已成为沁水县“一核两线三区多点”旅游空间布局上的一个亮点,也是“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设的新标杆。
最是乡愁:打造高标准综合文化体验目的地
下沃泉村地理位置优越,中华文明始祖舜帝的纪念地虞帝庙居于村中,也是通往沁水历山、南阳抗大、柳氏民居和太行洪谷等多元文化处所的必经之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村而过,古堡活化的典范湘峪村、中国蜜蜂博物馆(山西馆)所在地龙港镇柿园村、山药蛋派著名作家赵树理故居所在地嘉峰镇尉迟村等,均相距不远,造福桑梓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
近年来,下沃泉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农耕文化,紧扣亲子游乐、研学探究和森林康养三大功能定位,引入多元业态相互支撑,设计了三条观摩线路和多元文化拼盘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下沃泉的村民们自己做到了,也与旅居康养的游客共享了。
下沃泉还十分注重润物细无声的多种文化滋养。除了重磅打造上述的地域文化元素,从国家、社会层面的优秀传统和先进文化也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新《民法典》的内容绘制在街道两侧的文化墙上,让游客在游玩之余了解、学习更多法律常识;依托清廉村居建设,打造清廉一条街、清廉文化角、法治一条街、文化一条街,以自治聚合民心,用法治赢得民心,靠德治教化民心,探索出了“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譬如法治建设,化整为零,坚持不懈,坚持“四个一讲”。多年来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与村民缔结了深厚情谊的老支书、山西省星梦童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李斌自编教材,结合时事和村情,和村民叙旧话新:对党员、干部每月一讲,对村民一季一讲,对特殊群体传统节日一讲,对青少年一假期一讲,在全村进行法治教育和法律普及。
别看下沃泉村小人少,村民自治却有声有色、掷地有声。村民自治,采取“全民参政议事”工作法,将全村180个村民户划分为12个议事小组(也就是户代表),每个月轮流由其中一个议事小组及监督委员会参与当月两委班子的议事,近一半的村民直接参与村务议事,在“管事、管政、管钱、管利”上发挥着作用。带动周边村共同走上一条“人回乡、地流通、钱进村、产业旺”的绿色之路、幸福之路。依托沃泉·星梦童年小镇,采取“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安排村民直接就业80人,带动村民自主创业,建成农场、养殖场5个,农家乐、便利店5个、电商服务站1个、季节性摊位百余个,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可增加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5000余元。
这个做法深得民心。下沃泉实现了小事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迄今实现了40年零上访,殊为难得。
就在记者抵达的第二天,山西省演艺集团的送戏下乡活动来到了下沃泉,要演出《新小二黑结婚》。村里的多功能会议厅,从县里的驻村干部培训现场,秒变为剧场座席,坐满了全村的老老少少和游客。诙谐幽默的表演,台上台下的互动,引得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其乐融融。
山西省星梦童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俏俏告诉记者,国庆假日期间还有更好玩直观的实景剧在村中巡演,“接下来,我们将以‘亲子研学促康养发展’作为小镇多元化发展的重心,以亲子研学的延伸客群发展康养业态客群,同步提升康养业态,进一步促进文旅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