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打好防汛主动仗】今年汛期我省降水缘何偏多

2025-07-30 10:42:5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进入汛期以来,我省天气晴雨交替频繁,强对流天气多发。受副热带高压和高空槽共同影响,7月23日7时至29日7时,大同和忻州的全域,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和吕梁的大部,临汾的部分,运城的局部共有1950站出现降水,降水量介于0.1毫米~316.4毫米之间。

  我省地处中纬度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6月—8月是降水相对集中的时段,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7%,其中“七下八上”更是防汛的关键窗口期。近年来,我省汛期降水呈现偏多趋势,但年际变化明显,极端降水和高温热浪频繁登场。

  大气环流和东亚夏季风是影响山西汛期降水的“直接推手”。“当东亚夏季风强盛时,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位置偏北,山西上空形成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环流,降水偏多。三大洋海温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影响山西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关键因子,不同阶段、类型和强度的ENSO事件,会让山西汛期降水有不同的‘表现’。”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科工程师王晓琼介绍。

  近几十年来我省年暴雨日数、暴雨过程最大小时降水量、暴雨过程最大日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单次暴雨过程的最大累积降水量变化不显著,体现出全球变暖对区域极端降水的影响。

  据省气象台数据,今年汛期以来(6月1日—7月29日8时),我省平均降水量172.1毫米,接近正常略偏多,但分布不均,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7月8日山西正式入雨季,比常年偏早14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早年份。7月9日夜间,垣曲出现极端暴雨天气,3小时降水100.8毫米;7月23日以来,我省北部出现多轮强降水,天镇县李二口气象观测站23日7时—27日8时,单站降水达303.3毫米。

  “入汛后,我省强对流天气多发,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点强面弱’,致灾风险高。”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张冬峰表示,主要是因为西太副高异常偏西偏北,且影响降水的年代际信号处于历史较强地位,有利于水汽北送至我省北部,导致降水异常偏多。

  面对多变的天气,张冬峰提醒公众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在强对流天气来临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危险区域。

  张丽媛 陈颖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