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入黄河”忻州进行时——生态湿地让“尾水变中水”

2025-08-01 17:10:02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清澈的汾河水似一条银色丝带,蜿蜒于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公园不远处,一项“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投入运行,为了让汾河水更加洁净。

  7月28日,记者在静乐县污水净化中心尾水湿地建设项目现场看到,蓝天白云下是26个人工潜流生态池,池中菖蒲茂盛、鸢尾花正在开放,这些植物除了观赏,更重要的功能是净化水质。

  忻州市生态环境局静乐分局水执法中队队长段治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工艺流程:“来水首先进入生态渠自然复氧,随后流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垂直渗透过程中的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及微生物分解作用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接着进入表面流人工湿地,经植物根系拦截吸收进一步去除剩余污染物和悬浮物;最终在稳定塘内,通过植物吸收净化,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后排入汾河。”

  据介绍,静乐县每日产生的生活污水约1.2万吨,过去,这些污水经处理后以Ⅴ类水质排入汾河。静乐县污水净化中心尾水湿地建设项目,相当于给进入汾河的水质又添加了一道保障。该项目于今年5月投入试运行,采用‘生态渠+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稳定塘’的处理工艺,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利用人工湿地强化净化功能对尾水进行净化处理。项目投入试运行后,经过一个月的系统调试与生态净化,实现了“尾水变中水”的转变,出水水质由地表水V类提升至地表水Ⅲ类标准,预计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58.4吨、氨氮2.92吨、总磷0.59吨。这一项目不仅有效削减了污染物,改善了汾河川湿地水环境,也使汾河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保障了汾河河西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现场取了项目进水和出水,段治军举起装有两种水的烧杯说:“大家看,进水肉眼可见还有些浑,而出水口的水已经变得清澈透明,跟自来水没什么区别。经我们检测,现在出水口水质可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据悉,忻州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共涉及6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完工率达100%。下一步,忻州市将统筹抓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改善提升等重点工作,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