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碳依赖”到“清洁主导”

2025-09-25 17:35:31 来源:山西日报  

  在东睦华晟生产车间,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及精益生产,降低了主原料铁基粉的用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安仑化工炭黑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检验不同生产线和厂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水样。

  晋南钢铁集团分布式光伏项目。本组照片由本报通讯员摄

  近日,我省公布了2025年度山西省绿色制造名单。54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3个园区入选绿色工业园区、3家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数字化生产设备代替传统制造设备,实现高生态效率的生产能力;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探索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形成循环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降碳等低碳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业采用……我省制造业正以绿色工厂为载体,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形态重塑,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型。

  不仅让产品有了“颜值”,更让企业有了“含新量”“含绿量”,绿色基因的注入激活了产业链上的“乘数效应”

  粉末冶金结构零件是以铁基粉为主原料,经过成型、烧结、机加工等工序生产成的高强度粉末冶金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等领域。

  近日,记者走进山西东睦华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目睹一个个“小而精”的零部件生产流程。整个生产工序如何体现绿色?“与传统铸件相比,粉末冶金结构零件生产少了高温熔化、切削等工序,产品一次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少、材料利用率高,自然更加节能环保。这是最能体现绿色工厂概念的地方。”东睦华晟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全面贯彻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理念,建立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信息数据库。在保障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持续开展创新研发,通过生产工艺优化及精益生产,降低了主原料铁基粉的用量,用酒精替代丙酮作为溶剂,并持续研发安全环保溶剂的替代技术,在节省原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企业开发水循环回收系统,实现废水回用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产品只是绿色工厂的评价标准之一。绿色工厂认证涉及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多个维度,需要工厂从生产源头到末端全方位践行环保、节能、资源高效利用等理念,打造“环境友好型”现代工厂模式。被评为绿色工厂的东睦华晟自然是符合标准:厂区建筑外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绿色建材,厂内使用轻钢结构建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较小,绿化率达到18.05%;光源绝大部分采用LED节能灯具,绿色照明占比99.45%;全年消纳风电场新能源绿电,年用绿电量占厂区全部用电量的比例超过12%;成立节水管理小组,废水回用率达到100%;通过了质量、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绿色基因的注入,不仅让东睦华晟实现了华丽转身,更激活了产业链上的“乘数效应”。依托先进的清洁化生产体系,山西鑫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东睦磁电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纷纷落户周边,一条从金属粉末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就此形成。

  今日之趋势,未来之标准。生产过程可循环、无污染、能耗低、碳排放量低已成为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风向标

  在绿色制造理念的引领下,我省企业纷纷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实现了降碳增效的目标。

  山西永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煤焦油加工+炭黑生产+尾气发电+精细化工新材料”可持续循环产业模式最具绿色工厂优势。“公司将煤焦油深加工与炭黑生产紧密结合,不仅充分利用煤焦油中的各种成分,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炭黑产品,还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有效回收用于发电,为企业提供了部分能源支持,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永东化工发展部部长冯进说。目前,永东化工的产品已经覆盖多个领域,包括橡胶用炭黑、色素炭黑、导电炭黑等,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拓展煤焦油精深加工领域方面,永东化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标配”。在永东化工的中控室内,3名身穿制服的员工正在机房查看监测数据。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能源消耗等数据对于企业管理者做决策十分重要。公司成立数据中心的目的就是希望用数据辅助公司发展,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后,中控室内的员工将减少一半,同时监测数据也将更加精准。”

  技术创新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制造水平。在特种化、高端化产品研发上,永东化工从未停止脚步。永东化工研发实验室内窗明几亮,工作人员在开展产品性能试验。“我们与国内外的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对公司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提出了很多有效建议。同时,公司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科研人才,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为推进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冯进说。

  山西安仑化工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链上企业。但与永东化工不同的是,该公司一直专注于炭黑产品,并将产品细分为50多个品种。据悉,安仑化工共拥有11条炭黑生产线,年产炭黑38.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72万吨、发电60MW。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63个。

  在安仑化工炭黑研发中心,各种类型的实验室整整占了两层楼。在水质实验室内,技术员将来自不同生产线和厂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水样依次放入试管,加入反应试剂,等待结果。“水质检测是环保检测的重要一环,目前,厂区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系统,指标优于行业前水平。”安仑化工相关负责人薛亚磊说,“除此之外,针对炭黑产品的性能,我们还建立多个实验室,力求将产品做得更专业。”

  走进包装车间,工人只需按下设备按钮,炭黑通过管道被均匀地装在袋内,待装入货车运往全国各地。从原材料煤焦油进入生产线到最终炭黑产品包装完成,中间需要经过反应、粉碎、造粒、干燥、包装等过程,但在偌大的厂区内只有包装车间能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其他车间的操控都由集控室完成。“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精准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炭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用于发电和产汽,充分做到能源循环利用,发挥了产业链循环效能。”薛亚磊告诉记者。生产过程可循环、无污染、能耗低、碳排放量低都是安仑化工被评为绿色工厂的重要因素。

  全方位,多维度,由点到线,从链到园,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亮

  钢厂产生的尾气被送到化工厂,化工厂以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并联产LNG产品;化工厂还把产生的氢气收集起来,运送至钢铁厂冶炼高炉,为炼钢提供氢能源……这是晋南钢铁集团“钢—焦—化—氢”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场景。

  晋南钢铁集团依托自身钢铁、焦化、化工的能源互补优势,率先在全国构建钢化联产和氢能冶金全闭环低碳产业链。利用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等载碳能源输送到化工厂,经过煤气精净化提纯分离LNG、CO和H2,催化合成乙二醇载碳化工产品,从而实现“以化固碳”。同时,化工提纯氢气过程中输出富氢解析气,富氢解析气返回钢铁企业进行高炉富氢低碳冶炼,从源头上降低高炉工序的煤炭消耗从而实现“以氢代碳”。

  “智慧空分、智能报表、5G设施……这些跟父辈口中的化工厂大不相同,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晋能控股集团天庆公司一名新入职的大学生职工感慨道。在他的认知里,化工厂的上空是灰蒙的,目光所及只有钢筋水泥、锅炉管道,随处还能闻到污水的味道,似乎与眼前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

  天庆公司掩映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白墙蓝顶之下,走进指挥中心,扑面而来的是智慧系统、海量数据、虚拟模型,智能技术迸发活力。绿色工厂从外到内都很绿,转变的不只是环境,更是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循环水泵控制流量会有波动,需要不断调节。现在,水泵变频远程就能调整,轻松不说,关键是流量控制平稳,节电效果明显。”空分循环水操作工说。

  在实现系统自动提降负荷、快速稳定生产的同时,还依托在线能耗分析、数字孪生服务,获取装置能耗和节能建议,提升了生产制造综合效率。据介绍,该公司正在建设“5G+智能工厂”,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聚焦合成氨/尿素、天然气装置两套系统满负荷运行中的短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机理模型等,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全厂管理场景一张图、生产过程智能优化管控、能效总览、智慧系统节能、设备设施远程监控诊断、安全环保应急处理,打造中国首个“5G+工业互联网智慧空分”。经初步核算,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省费用约1500万元,为公司按下智能制造“加速键”,向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国内一流现代煤化工标杆企业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高碳依赖”到“清洁主导”。近年来,我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绿色化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持续推进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从生产、技术、场景应用、管理各个维度全方位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由点到线,从链到园,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亮,三晋大地,绿色正浓。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