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实施了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作为全国试点县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2024年唯一入选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灵丘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部署,以“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聚焦建设面向“京津冀”的“三区两地”“四个灵丘”,成功举办12届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因地制宜探索财政支持建设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国示范样板。
该项目围绕“富民产业、数字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四个创新机制分类实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项目覆盖落水河乡、红石塄乡2个乡镇10个行政村,试点区域总面积16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7万亩,惠及试点范围内农村人口数量30656人。
水芦村富锶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灵丘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产业,畅通富民路。实施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发展有机旱作农业11565亩;有机瓜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种植有机瓜果4435亩;富锶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种植有机水稻850亩;富锶鲟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养鱼池15600平方米;建设有机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电商”的运作方式,打造糯玉米、小米、苦荞等杂粮加工基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特色有机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有机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项目,构建起“大商贸,大物流,大信息”物流服务体系。富民产业项目的实施,带动试点区域村集体收入增加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就业1160人以上,辐射18000户增收,在壮大集体经济上,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三山村红高粱种植基地(灵丘县委宣传部供图)
数字赋能,激发发展新动能。项目包括了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和数字化设施农业-有机蔬菜建设项目,打造灵丘数字化智能平台,配套5大板块:智慧农业系统、智慧养殖系统、农村电子商务系统、农机资源共享系统、智慧水产养殖系统及相关设备设施。通过构建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推进乡村治理、农牧生产、加工销售、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全面数字化,提高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农业专家在有机论坛分享经验(灵丘县委宣传部供图)
做强人才支撑,让乡村发展更有活力。在“产学研”人才培育合作项目和“灵丘新农人”人才培育项目上发力,通过引进农业专家、教授,培训乡村干部、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技术农民2000余人。全面加强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实现人才振兴乡村。
曾经破败不堪的上车河村华丽转身(灵丘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心强基,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优化党建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对试点区域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乡村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景村融合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联农带农产地环境效益提质增效项目、党建铸基乡村善治优化项目,加强组织领导、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打造了“有机车河”“古堡城头会”“十里沿河”“山水北泉”等名片,实现景村融合发展。
北泉村富锶鲟鱼养殖(灵丘县委宣传部供图)
该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为乡村振兴插上了双翼, 被誉为灵丘八宝的荞麦凉粉、黄烧饼、青背山羊、熏鸡、车河有机鸡蛋、富锶鲟鱼、有机水稻、奥康牛肉,是灵丘乡村振兴的具象,其名气越发的响亮。(马明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