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动力澎湃|山西晋中:田垄间,高产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2025-11-12 15:10:31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探索山西由“能源大省”向“转型强省”跨越发展的核心密码,看见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脚步,11月11日,“向新而行 动力澎湃”第二十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团从太原出发,抵达晋中寿阳县。

  向新而行 村庄蜕变

  初冬时节,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的街巷挂着红灯笼,显得生气勃勃。土地托管、燕山欢乐谷……一个小村庄,近年来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也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蜕变。

  南燕竹村党委书记贾永珍介绍,由村党支部领办,村里成立寿阳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土地“双层托管”模式,与全村500多户村民签订了委托协议,将8000多亩土地整体托管。

  “合作社提供耕种收仓储一站式服务。”贾永珍表示,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村民收入。11日,在合作社的其中一个站点,记者看到颗粒满仓,玉米棒也从田间直接运输到站,由自动化设备进行处理。

  当地人还开始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在燕山欢乐谷,夏天能避暑,冬天玩冰雪,餐饮和住宿配套齐全。

  “夏天来的游客特别多,我们还承接了不少团建和研学活动。”贾永珍自豪地表示,当地发挥合力,村民群策群力,将荒山荒坡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年营收有十几万元,并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科技赋能 土地增效

  沿着乡村公路一路往前,采访团来到寿阳县景尚乡现代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玉米地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往复穿梭。

  少雨缺水曾是寿阳县粮食生产路上的 “拦路虎”。寿阳县福康农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介绍,结合当地土壤、气候调优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已落地并完善,“能精准控制水肥的用量和时机,不管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过去传统旱作靠天吃饭, 如今在寿阳县的田垄间,高产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近日,经国家、省、市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旱作农业示范园区百亩“吨半粮田”玉米单产为1409公斤,这一数字刷新该县玉米单产历史最高值,创下山西省玉米单产新高。

  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以寿阳县的发展为代表,山西这片沃土以满满的“丰”景,展示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和澎湃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摄影报道(发自山西)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