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点赞”

2014-06-14 10:59:04 来源:未知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大概都有一种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吧?在大地上耕耘,是农人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出门远行,是旅人丈量世界的最好方法;远征戍边,是军人征服世界的最有力的体现。

上帝安排给我用来触摸世界表达自己的方式,大概就是写作了吧?业余时间,我喜欢用文字触摸感知生活,记录心路历程,镌刻时光印记,分享感动感悟。虽然文字很不成熟,虽然有时也有困惑,虽然难免孤独寂寞,但穿透静静流淌的光阴,我采撷生命中难忘的片段,记录旅途中最深的记忆,无论晴雨,且行且歌。从心底流泻出的每一段文字,无不浸透着我的情感、心血、梦想、爱恋,无不是生活赐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也希望,将这份温暖、感动与启迪,传递给外部世界,传递给更多的人。

一年前,我壮着胆子,定下了出书的计划,将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于喜欢写作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一年来,朝着这个目标默默地准备着,写作书稿,搜集信息,生活中无论充满了欢乐、忧伤,还是偶有意外光临,被烦恼困扰,因为这一目标,内心总是被希望和憧憬填得满满的,生活也是忙碌而又充实的。直到近段日子以来,出书的事进入正式运作阶段。紧张的工作之余,我分类整理稿件,联系出版社,找人写序,想象着飘着墨香的散文集不久将面世,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正当我信心满满地推进出书计划时,接到了一个老同学的电话,当他得知我正为出书之事忙得不亦乐乎时,冷不丁冒出来一句:“你这么做值得吗?”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时间,自以为能言善辩的我,竟不知该如何做答。放下电话,心里有些微的伤感,原来一直以为自己做的这件事是值得的—— —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修身养性,自我满足,如果书出来后,还能感染读者,有幸引起他人共鸣,激发哪怕一点点正能量,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吗?这让我对自己坚持出书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但信念却没有因此而动摇。我想,出这本书原先仅仅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现在,我有更充分的理由让她早日面世。原先还一直犹疑的书名我也定好了,就叫《烟火的味道》,在尘世的烟火中守望流连,触摸探求精神的味道。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后来,事情又遭遇了一波三折,先是为选本省的出版社还是外省的出版社犯难,还有是参加丛书还是单本出书纠结,等这些问题有点眉目了,突然又冒出来书号甄别备案的问题。这样,联系了两家文化公司,调整了两次出版社,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多少让人有些始料未及。静下心来,反复思量,不免生出几分悲凉,似乎眼看着梦想触手可及却又转瞬即逝,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我出书的想法难道真的是庸人自扰吗?在以利益衡量一切的现实世界里,出一本或许没什么人愿意去读的书,难道属于形而上学的虚妄吗?我苦苦坚持的梦想,难道在滚滚洪流中已被这个世界淘汰了吗?我想起了一句曾经传唱很广的歌词: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对每个逐梦的人而言,梦想,在湍急的河流对岸熠熠生辉,散发着无穷的魔力,吸引着她的朝拜者,孜孜矻矻,锲而不舍。记起一年多以前,看央视2012年度《非常6+1》节目年度总决赛,年龄最小的选手李泽维年仅11岁,年龄最大的赵蕾已经42岁,但他们同台竞技,从容表演,不一样的年纪,同样的精彩,只因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梦想—— —音乐的梦想。当时,就很有感触,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句:逐梦不分年龄。

是的,梦想不应该有年龄、身份、性别、出身的限制,每一个发自内心的梦想,都令人动容,每一个为梦想而拼搏和坚持的人,都值得尊重。尽管目前条件不成熟,我梦中的散文集只能延期出版了,但是,那些曾经为梦想燃烧过的激情,为梦想流淌过的眼泪,为梦想奋斗过的日子,将时刻都提醒着我,温暖着我,激励着我。

记得索契冬奥会期间关于中国双人花样滑冰运动员庞清、佟健的一篇报道《我曾有个梦》,结尾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并感染了我。此时此刻,更像是盛开在我的心坎上:梦想,其实并不是只为了被实现而存在,梦想,就是为了让人们无怨无悔地全力以赴而存在。

我想,哪怕只有一个人关注我的作品,我也要精心地写好每一篇;即使没有掌声与喝彩,我也要在自己的天空里留下一片最美的云彩。

作者:辛宇卉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