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很近的地方

2014-06-26 07:48: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张晋山

我们没费多大的工夫就到了目的地。强巴佛殿就坐落在这片建筑群中,顺着石板铺就的小巷子拐了几个弯,就找到了“强巴佛殿”。它的占地面积很大,也很大气,佛殿全部用方石垒砌而成,接缝密实,整个大殿高大华美,威严肃穆。当年的设计师们把大殿巧妙地分为莲花座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四层,层层收拢高出,寓意步步为营,我们抑制不住激动,踩着吱吱呀呀作响的木梯拾级而上,从大殿的底部一直攀登到顶层,用心数了一下,共有105个台阶。每层顶角各卧雄狮一尊,雄狮四脚移动,伸长脖子,俯视大殿,游人进殿都得看它一眼,它那凶猛的神态使人为之一震,预示着是不可战胜的卫士,不许人们惊动殿内的菩萨和扰乱殿里的幽静。

据记载,当时修建强巴大佛大殿,由110个工匠,历尽千辛万苦,群策群力,花费四年时间才完成。令人惊奇的是修建用去黄金近9000两,紫铜10万余公斤。强巴大佛佛像高度接近30米,肩宽也足足有10米,体现了高大威武。宽阔的脸部金光闪闪,就像一堵金色的墙。那对长长的耳朵按比例巧妙搭配,使整个佛像的面部栩栩如生。再看他的手很宽,脚很长,脚趾头上足足可以坐四个人。镶嵌在佛像眉间的白毫就用了一颗直径3厘米的特大钻石、还有直径1厘米的钻石32颗,大珍珠300余颗,琥珀、珊瑚、松耳石等1400余颗。强巴大佛造型生动庄严,制造工艺很是精湛。他盘坐闻法,娴静、慈祥,面庞和肌肤细嫩如有弹性,佛体态丰满如有体温,在他面前,你仿佛所有的忧愁似乎全部都能云消雾散,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们漫步在强巴佛的殿堂里,目光自然而然的被吸引到佛祖传记壁画上。卧佛的前面绘有十几尊佛像,金刚、菩萨等守候在释迦牟尼身旁,他们神态自然、栩栩如生。目光转向正中处,有供果香炉,一缕香烟直上云天,云天中横排九位美丽的仙女。这些人物和道具的出现,在构图上与卧佛纵横交错,极为丰富。地面有送的,天上有接的,释迦牟尼面如满月,双眼似睁似闭,嘴角露着微笑,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样子,所以说他又是未来佛。强巴大佛大殿不仅是宗教的一种象征,更是一座艺术的丰碑,屹立于世界屋脊的日喀则。

据文物管理人员介绍:强巴铜像佛以前更换过袈裟两次。第一次是在1904年九世班禅时代,第二次是1957年由班禅大师亲自主持的。第三次强巴铜像佛更换袈裟,被我赶上了,按佛教的说法我是三生有幸。那是在1985年,我身临其境的亲眼看到了强巴佛更新袈裟的隆重仪式。那天,强巴佛殿内外悬挂着吉祥彩带迎风招展,唢呐声和法号声长鸣,那浑厚的声音传到几十里之外还依然清晰动听。班禅大师亲自主持了这次仪式,50多位高僧穿着节日的袈裟,在强巴佛像面部殿堂颂经祈祷。殿内酥油灯通明,香火缭绕,佛像身上的各种珠宝金银闪闪发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我们看到眼前强巴佛殿壮观的景致,想起了名人威廉·莫里斯早在100年前说过的一段话,他说:“这些古建筑绝不仅仅属于我们的祖先,并将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子孙。它们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是可由我们任意处置的财产,我们不过是我们后代的托管人而已。”

虽然走遍了札什伦布寺的边边角角,但不能面面俱到的都写在纸上。在这里,还不得不说一说札什伦布寺的班禅灵塔殿,因为它是札什伦布寺中的主要建筑。少了这一笔,那就是很大的遗憾。历代历世的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宝石,每座灵塔内都燃亮大小不等的酥油灯,终年不熄。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班禅的灵塔都极为豪华庄严。

走出传奇的圣地,回味依然未尽。札什伦布寺门前还有另外“一大景致”,也得介绍一下,那就是众多的狗皆聚集于此,据说这是放生狗,在我看来是无主的流浪狗,无论是流浪狗还是放生的狗都不重要,我们姑且就叫它放生狗,这样听起来舒服。在西藏的许多寺庙都能看见放生的狗,它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与人和谐相处,万物有灵和珍爱生灵的观念渗透于西藏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佛教赋予的大爱,大爱无疆!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时光里的爱

下一篇: “小”在娘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