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者说

2014-07-19 09:23: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时值盛夏,正是荷花怒放之际,亲临荷塘,感受荷花的美丽,自然有诸多联想。想起古人多有吟荷咏莲者,不过,仔细琢磨,吟荷咏莲者多为江南人。最早的《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虽然作者不详,但由民歌中的“江南”二字就能断定写的是南方。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曾写出著名的《爱莲说》。文中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独对莲之爱怜之情。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很多,独有写荷者昭著。其中有《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首诗都是妇孺皆可吟诵的。周敦颐是湖南人,杨万里是江西人。就连描写济南大明湖的著名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作者不详的情况下,也被推断为“江西才子”刘凤诰所作。我不敢妄下结论说南方多才子,北方无颜色。也许,当时比如说西湖等地的确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吟诗咏荷者就多;北地寒冷,不太适合栽植荷莲,自然,即使有才人众多,也不能无病呻吟,宁要吟出自己都不知道为何物的诗词来。这只是自己一时之猜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清华大学在北京,属北方;但作者祖籍浙江,出生在江苏,也属南方人。文中所写的荷塘到底是北方的荷塘还是南方的荷塘,还真不好说。

不过,现在北方的荷花是越来越多了。大城市有专门为了观赏而种植的荷花,乡村就更多了,完全是为了利益而种植的。荷,即莲,这是无法细分的。为了论述方便,暂且合二为一吧。

我知道莲,并且对其形成概念,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莲菜开始的。民以食为天嘛。自小生活在穷乡僻壤,连吃的水都无比困难,更谈不上村中有池塘,池中有荷花。想看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那简直是妄想。偶尔吃到莲菜,那还是在清明时节。大人们要祭祀祖先,就到几十里外的平川集市上赶集,买来莲菜若干,为的是给祖宗上几道好菜,使得在地下等待了一年的先人们打打牙祭。祭献祖先时,只是象征性地往坟头上扔三片两片而已,剩下的还是提回家自己吃。我就是那时候才见到这种带眼儿的菜,特别稀奇。大人们说,吃上了带眼儿的莲菜,长心眼。自己就想,怪不得南方人心眼多、聪明,原来是吃莲菜吃的。在我们那里把聪明的南方人叫做“南蛮子”,民间到处流传着“南蛮子”盗宝的故事。传说北方本来宝物甚多,就是由于“南蛮子”的来临盗取了宝物,使得地气受伤,风水流转。比如流传于我们那里的传说:猛牛蛋被“南蛮子”割了,取走了一只卵,由于发现及时另一只没来得及取,这个酷似猛牛蛋的山还在。

聚宝盆被“南蛮子”盗了……这种传说,在民间都有实证。所以,知道莲菜带眼儿后,就大致认定了“南蛮子”之所以聪明的原因。这只是插话。

后来直接接触莲藕,还是在菜市场上买莲菜。糊满泥巴的莲藕丝毫看不出为何被作家们拿来形容女人臂弯的美丽。即使洗干净了同样不具备与女人皮肤联系在一起的资质。但它就是用来描写女人臂弯洁白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平川农村的莲菜基地,那是一片旖旎的荷塘风光。这才真正地与脑海中关于荷花的描写联系了起来。才真正地赞叹文人雅士的才华。因此,也就慢慢地喜欢上了荷花。

抛开淤泥下面的莲藕不说,单说那水面上亭亭玉立的“中通外直,不枝不蔓”的荷叶、荷花,真得让你流连忘返。月色下有月色下的安静的美;清晨旭日东升后是一种神清气爽的美;红日当头照时更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夕阳西下时,荷花那种将褪未褪的殷红美得更是无以言表……难怪蜻蜓会时刻停留其上,须臾都不离开。

如果你有闲,同时又善于思考时,坐在荷塘边就会不断地妄想,文人爱莲,倒还好解释,那令你纳闷的是,佛家为何也爱莲呢?观音菩萨总是端坐在莲花之上。佛家念经时能达到口吐莲花之境界。莲花,真的是耐人寻味的花中独品。周敦颐说其“花之君子也”,难道就因为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吗?冥冥之中,窃以为,应该还有更深层之含义,只是才疏学浅,找不出答案而已。

频频地走进荷,起先因为摄影,慢慢地就琢磨荷,研究荷,以至于爱上荷。越来越发现其不同凡响。世上花有千千万,独有其居水中,让人尽赏其美丽时,独独又感觉不到其所处的身世。而其水中的藕节之博大更是支撑其上端之精锐也。这是怎样的一个结合体?让人惊叹而又难以阐释的一个奇迹。用佛家的话来说,真是一花一世界。我作为一北方人,也如此地爱莲,更何况那些才华横溢的南方人啊。我理解了历史长河中那些吟荷咏莲者。

周敦颐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可以归为同类。爱莲,不仅仅是爱那亭亭玉立的荷叶、荷花、莲蓬,还有那淤泥中的莲藕,那才是人们应该极度赞美之所在。不怕脏、不嫌恶,扎根水中,一方面滋养着莲藕的营养,同时兼顾着水上荷叶、荷花的炫目娇艳。这就是莲之值得尊重的孤绝品质和气质。

作者:高海平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村东那条河

下一篇: 雨季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