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夏日记忆里,“天牛”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小小的夏日精灵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以至三十而立的我童心未泯仍会在夏日去寻找它的踪影。
那时的孩子们最喜欢和大自然打交道。到了蝉儿鸣叫的炎炎夏日,我便和小伙伴们来到屋前水塘边的树上捉虫子玩。知了、金龟子、蜻蜓、“天牛”等昆虫成为小伙伴们下手的目标。这其中我独爱捉天牛。因为,对我来讲,像知了这类虫儿性格太温顺,没有挑战性。而“天牛”则不一样,它嘴上的两个“大钳子”像个锋利的锯齿很厉害,还穿着坚硬的铠甲,像个武士似的,更因为它是害虫,因此,征服的欲望促使我以捉它为荣。
“天牛”又俗名“锯树郎”,喜欢呆在树上啃树皮,还会发出“嘎吱嘎吱”声响。可以说,就是这刺耳的叫声暴露了它躲藏的位置。我循声搜索,发现一只身上有黑白相间圆点的“天牛”正贪婪地啃着美味的树皮,完全想不到危险正一步步靠近它。我蹑手蹑脚,伸出胳膊,猛得用手一把掐住“天牛”的颈部,将它从树上逮下来。为防止被它钳子弄伤,我用另一只手抓住它的两根长触角。这下“天牛”被完全制服了,只能乱蹬腿挣扎了,这时,小伙伴们发生一阵欢呼声,我像英雄般接受喝彩。
接下来,这只倒霉的“天牛”就成了我们的捉弄对象。调皮的男孩子们开始折磨它,用线拴住它的颈部,像放风筝样逗“天牛”玩,可怜的“天牛”,因为有根线牵着总也飞不远。大伙儿逼迫着它进行“拉车”、“赛跑“等游戏,想尽办法调戏它。对孩子们来说,这活生生的“天牛”远比电子宠物要好玩得多。这“天牛”即使被线拴住,也极力挣扎,还不时挥舞大钳子,它这么一闹,更激起了小伙伴们的愤怒,更加残酷的折磨又继续开始了。
有心地善良的女孩子,拿来一根狗尾巴草给“天牛”吃,可谁知,“天牛”强壮的上颚一下子就将草给夹断了。后来,我们实在玩腻了,就发慈悲将“天牛”放了,恢复它的自由,让其自由飞翔,我们则望着它傻笑。带着满身的伤痕,“天牛”像喝醉酒似的跌跌撞撞飞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如今,住在城市里,想听一听那“嘎吱”声音成了奢望,已经很多年不见其身影了。它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显得很陌生。想来,“天牛”只属于乡村野外,存在于儿时的夏日记忆里。
作者:张帮俊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