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三星

2014-08-21 08:46: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退休之后到市关工委工作,同王三星同志在一起。多年来,从相识到相知,从了解到熟悉,他的为人做事,他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想提起笔写一写他。

在任工作屡获佳绩 年逾七旬的王三星,出生于尧都区三淇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勤学上进、艰苦朴素的品质。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67年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军粮城部队农场锻炼一年,尔后被安排到霍县矿务局,在百余名被分配来的大学生中,他是佼佼者,很快便晋升为矿党委委员兼团委书记。后来,他又先后任临汾地区工会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兼地委讲师团团长等。经过全省统考,又晋升为高级经济师。他上过两次省委党校,一次中央党校,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从事宣传理论工作多年,多次给地委中心组作学习辅导,给各县(市、区)领导班子讲课,屡受好评。他撰写过百余篇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央《党建》、《西藏日报》、《前进》杂志及《理论研讨》等报刊发表。有的文章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有的被《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发展丛书》、《中国当代党政干部优秀理论文库》等国家级大型丛书收编和收藏。

作为“文革”之前的文科老大学生,王三星不仅理论功底扎实,而且文字功底也相当突出。先后编著出版了《求知与劳作》、《中国临汾》、《华夏第一都——临汾》、《临汾旅游文史资料——风景这边独好》、《历程——临汾宣传55年》、《晋商史料全览·临汾卷》、《祖国颂》等,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风景这边独好》和《晋商史料全览·临汾卷》还被评为省政协系统好书。

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2004年,王三星从临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委讲师团团长职位上退休后,既没有消沉下来,更没有因不在位而停下奋斗的脚步。他先后到市关工委任副秘书长,市老年书画协会任副主席、市门球协会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政协特约研究员等。角色转换了,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态度没有变;职务改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没有丢。虽然做的都是一些拾遗补缺的社团工作,他依然像在任一样,成天繁忙奔走,尽情奉献余热。有时,他兼职的几个单位同时有事通知他,他顾不得吃饭,牺牲休息时间,不管刮风下雨,都要面面照顾到。就连平时走路都是一路小跑。难怪有人称他是精神铄、鹤发童颜的“老小伙”。

关心下一代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朝阳事业。早在1997年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时就兼任地区关工委副主任的他,就参与抓“中华魂”读书活动。到关工委工作后,轻车熟路,还抓这项工作。在他精心组织和辅导下,2007年我省读书演讲大赛时,全省三个一等奖,我市就夺得了两个,省关工委还在我市召开读书活动现场会。我市“中华魂”读书活动真正成为社会公认、家长欢迎、学校支持的一个打得响叫得亮的知名品牌,连续多年受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在全省、全国地级市中都是最多的。王三星也多次受到中国关工委表彰。

今年,作为市关工委副主任,他又第五次带领我市代表赴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中华魂”读书活动20周年表彰大会。我市受表彰的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135人,在全省是最多的。可以说,我市在“中华魂”读书活动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凝聚着王三星的心血与汗水。

学习书法小有名气 王三星从小就爱写写画画,退休后开始学练书法。由于热爱、执着,兴趣一直不减。先后被选为市书协顾问、市硬笔书协顾问、临汾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被吸收为全国老年书协会员。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年历练后,书法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与人合作举办个人书展,出版《王三星硬笔书法选》和《王三星书法习作》,受到社会好评。他的作品以草篆见长,中国寿文化全国书法展组委会对他的书法评语是:“刚健古朴、雄浑苍茫、厚重如碑、圆润可法。”2010年,经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书画鉴定中心鉴定,润格费为800/平方尺。2008年,义卖作品2000元,全部捐给四川茂县灾区。2012年以来,多次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书法大赛,先后荣获5次全国金奖、两次银奖,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有的作品被全球华人书展组委会、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书画院、“临汾旅”历史陈列馆永久收藏。

王三星作为我市书法界的一名初学者,作品虽显稚嫩但有个人特色。正如张北管先生在新近出版的《王三星书法习作》“人间有味是清欢”序言中所述:“如果一个人能品出野菜的清香胜过山珍海味时,这就是‘清欢’。之所以说‘清欢’,是因为他对生活无所求,只求生活的味道,难道这‘清欢’的境界不高吗?” 王民安

责任编辑:席沛钊

上一篇: 海鸥飞处

下一篇: 家和万事兴(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