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秋前后,是稻子成熟收割的季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每每读到这句诗词,总会想起乡下的丰收场景。
秋风送爽,田野涌起金黄的稻浪。男女老少挥舞镰刀,汗流浃背,一株株稻子匍匐田间,一个个稻草人像身着迷彩服的列队士兵把守在田埂地头。孩子们的欢乐时刻来了,在稻田里嬉戏打闹,玩累了,躺在稻草上看蓝天白云发发呆,编编童年的梦想。稻草松软,草香淡淡。偶尔从稻秆上找到几颗残留的谷粒,放在嘴里嚼嚼,余香不绝。这时,无唠叨之乱耳,无作业之劳神,感觉真轻松。
忙完“双抢”,要晒几天的田,到稻草人褪尽绿色、泛出金黄时,大人们就开始忙着搬草了。草用驴车运回去,总会找一棵大树,围着树堆草垛。看着垛子层层加高,孩子们心底的激动也层层加高。对孩子来说,草垛用处很多,钻进去躲猫猫,半天都找不到;碰到大雨还能遮风挡雨。
如能加把劲,爬上垛子,朝下面挥挥手,俨然将军模样,神气十足。放学后,孩子们呼朋引伴,到各家各户去玩草把龙,其乐无穷。入冬后,万物凋零。
稻草成了耕牛的过冬粮,有了这些草,开春时,牛不掉膘,耕田时仍劲头十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村有席梦思的人家不多,大多是板床,先在床架上铺上竹片或木板,再铺上厚厚的稻草,草上放棉絮、被褥。我就是睡这种床长大的。
到现在都记得姥姥家有一个稻草盖的房子。姥姥的子女多,逢年节,客人太多,我们这些小不点就不约而同地钻进草房去了,铺的、盖的、枕的,都是稻草。我们睡得晚,先打闹一番,玩个痛快,再闻着干草味入梦,梦都是甜的。
小时候,家里都是地锅做饭,这时候,稻草就派上了用场。母亲总是把稻草扎成小把,摆放整齐,用于煮饭。每当我放学回家,看见炊烟袅袅,闻到草香盈盈,心里满是暖意。灶底扒出的草灰是爹妈的宝贝,总是聚着沤成肥料,混合其它农家肥来用。
姥姥是个多面手,稻草就像她的魔术道具,能搓草绳、做草鞋、编草帽、打草凳。她设计的草盘匀称、耐用,经常会装些花生、干果,让我这只“馋嘴猫”捧着尝尝鲜,真是乐在其中。
又是一年秋收时,周末抽空到乡下看看,稻香还在,草垛还在,姥姥却老得认不出我来。
作者:王坤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世界晋商二届盛会有感
下一篇: 元圆梦曲 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