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秋夜的虫声

2014-10-10 09:05: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叶圣陶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秋夜的虫声能引起守边将士的伤怀、旅人的感叹、思妇的低泣,但却是无上美的境界。他曾为所居之处听不到秋虫声而深深惋惜,我们现在虽然能偶尔听到窗外秋虫的鸣唱,但因为城市里人声车声各种声音的干扰,很少能真正感受那种美妙的韵味。

聆听秋虫需要一个寂静的环境,最好当然是在乡间。乡间的秋夜深邃宁静,山峦、田野、整个村庄都安然入梦,此时你若无眠,不妨悄悄起身,轻轻地打开门走出来,屋外夜凉如水,月华遍地,哪儿的桂树开花了,夜气中飘流着若有若无的桂子香气。一片静寂里秋虫在屋角墙脚幽幽鸣唱,这声音清脆低缓,哀婉谦怯,它不像蝉声那么张扬,不像蛙鸣那样杂乱,也不像咕咕的流水声那样让人心情浮动。它像露珠儿一般清亮,又像夜风一般闲散,不会惊动睡人的梦魂,只会柔柔地安抚人的心灵。它不是宏大的交响,甚至谈不上是一支抒情的小夜曲,倒更像是一位落寞歌者的天籁清唱。你若细听,它的音韵似乎总带有那么一点寂寥与凄清的意味,如果你羁旅天涯,古道西风,心怀思念,那唧唧的声音难免会将这些思念放大,让你倍加思念起故土和亲人。

人道春听鸟语,夏听蝉鸣,秋听虫呤,冬听雪落。秋风凉夜,多少文人听着那唧唧的虫呤声,情思绵绵:“蟋蟀鸣而知天下秋”,“西风吹蟋蟀,切切动哀音”,“梧桐飘落叶,秋虫情更痴”,白居易在秋虫声里忧愁:“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杜甫在促织声里不眠:“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就连气吞万里让金兵闻之丧胆的岳飞也在寒蛩声里为壮志难酬独自叹息:“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唧唧的秋虫声,“在《幽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流沙河)这虫声不仅中国人听过,外国人也听过,《昆虫记》作者法布尔就非常喜欢这唧唧的声音:“八月的夜晚,在那无比安宁的氛围之中,我的确听不出还有什么昆虫的鸣唱能像意大利蟋蟀的鸣唱那样优美清亮。不知多少回,我躺在地上,背靠着迷迭香支成的屏风,在这文静的月亮女友的陪伴下,悉心倾听那情趣盎然的荒石园音乐会……”

秋夜虫声如此优美,让历代文人留下无数或哀婉或感慨或赞赏的名篇华章,不过在这些众多的诗文里,我最喜欢的是况周颐《蕙风词话》里的一段文字:“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试想一个秋天的晚上,人散夜阑,你独自焚香静坐,听着石阶下切切私语般的虫呤,白天的烦劳烟消云散,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及至清澈明净,心空如洗,不知今夕何夕斯世何世,这是何等美妙的神仙境界!  毛汉民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素颜的村庄

下一篇: 元圆梦曲 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