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接触一些年轻人,他们也很用功,努力学习,但是觉得很不得力,常常皱着眉头说:我很想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可是我都爱不起来。后来了解原因,很可能是他的母亲常常抱怨先生、抱怨婆婆、抱怨小姑,这些抱怨的言语都给孩子听到了,所以孩子从小对自己的父亲、奶奶、姑姑都提不起这种恭敬的心、关怀的心。所以这个记恨还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人格。言语不可不谨慎!
我就回想小时候我的爷爷常常会跟我们叮咛,你要孝顺你的妈妈,你母亲照顾你们三个孩子,还要教五六十个学生,很辛苦。妈妈有时候去上课,中途下课还跑回来给你们喂乳,累到一下课就趴在桌上,很多时候都是学生把我母亲给摇醒,因为太累了。所以母亲的辛劳是爷爷在提醒我们,叫我们要记住母亲的恩德。而母亲常常提醒我们,你生病的时候,你姑姑在外面,你叔叔在外面,都替你们操心;你奶奶照顾你们,常常帮你们换尿布。都是做这些提醒。又说到我的爷爷,那时候母亲比较累,体力实在受不了,你的爷爷都会跟我说,去睡觉!孩子我来照顾。是我的爷爷帮我们摇摇篮,我的爷爷一开始用手摇,最后用脚摇,摇到最后功夫成就了,一边睡还可以一边摇。所以我们这一生就觉得要恨一个人都恨不起来,想跟人冲突都冲突不起来,这都是家庭父母长辈的教育。
少说讽刺的话,人不舒服,多说尊重的话,少说伤害的话。我们家里面争吵,要按得住脾气,绝对不能讲一句话就要让对方倒下去,那样的心境是很不正确的。多一些关怀,少说批评,不要乱批评自己的先生,因为父亲在孩子的心目当中很重要。你这么一批评,让孩子不尊重父亲,而父亲也会觉得很没自信、很没地位尊严,他可能就这样堕落下去了。而我们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这样的言语态度非常关键,很可能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命运。
有位老师她刚好接一个班,四年级,有个孩子趴在桌上很没精神,还有一点流鼻涕、流口水,一般老师看到,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但我们看到这个结果,要想到原因在哪里。这个老师刚好发现这个孩子的资料,一年级品学兼优,她很惊讶;二年级母亲患了重病,孩子很担忧;三年级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个后母,他跟父亲的关系比较没有那么融洽。当老师看到这个孩子这几年的过程,本来对这个孩子还觉得有点怪怪的,马上转成怜悯的心。
刚好没过多久圣诞节到了,学生们送礼物给老师,结果当这个孩子走向前要把礼物交给这位女老师,他拿的是一串塑胶项链,又拿了一瓶用了一半的香水。诸位长辈、朋友们,那瓶香水为什么用了一半?谁用过了?他的母亲用过了。你看这一瓶香水的背后流露着一个小孩失去母亲的痛苦,以至于对母爱的渴望。 蔡礼旭主讲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下一篇: 拒绝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