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沙姜,尤其是那股香气。
小时候生活在粤西的小乡镇。家里有一块自留地。父亲说,黑泥沙田,松软疏水最适合种沙姜。
父亲喜欢研究美食与养生。对于沙姜他好像也有很深的研究。父亲给我讲一个沙姜的故事。
据说沙姜是由印度传过来的。传说当年在产地粤西,一次瘟疫流行,但有一户人家却得以幸免。后来村里的老中医研究分析,原来这家人爱吃沙姜,所以避过一劫。老中医又翻看古代医书,上面果然说沙姜在我国自古栽培,周朝食用。“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不过也不宜多吃,若吸收大量的姜辣味,会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因此沙姜在广东一带流行起来,且人们爱上了沙姜的这一股香辣之味,并且使之入菜。
听得入迷之际,仿佛已经有沙姜的香气渗入骨髓,便吵着想吃沙姜。
父亲在我头上轻敲:“馋猫,让妈给你做好吃的”。
初冬时节,沙姜收获的季节。踏进自留地,有花开三五枝,几朵白色的花瓣儿在夏风中飘荡摇曳,在绿叶的衬托中渗出一股香气。父亲将其挖出,回家洗去泥土,除去须根,横切成片,用硫磺熏一下,在冬阳之下暴晒依旧饱满。皮薄肉厚,剥开,质脆肉嫩,散发的香气凛冽,辛辣带甜,用力一吸,又好像若有若无。
母亲喜欢用沙姜做各式美食。做法都极其简单。例如做白切沙姜鸡。
宰一只家里养的鸡,剁碎沙姜,与鸡一起放进电饭煲,未几,未揭盖即姜气满屋,仿若童话那只玻璃鞋,土鸡变凤凰。将鸡切块后,再醮一下用酱油拌好的沙姜,清爽嫩滑,肉质细嫩可口,食而不腻,骨脆而香。双重的沙姜香气,味道非同凡响。
例如做沙姜鸡什,鸡什飞水白灼,再醮着沙姜酱油,也是恍若香飘十里。
经年辗转,从小乡镇迁进大城市,一块可种沙姜自用的自留地只能成为奢侈的回忆。当万家灯火的时候,也成为母亲的我,深得母亲真传的厨艺,成为煮妇吃货。取几块刚从市场买回的沙姜剥开剁碎,即使香气没有当年小乡镇的绵长,但深情呼唤一声爸妈吃饭啰,也能感觉白云苍狗的岁月容颜易老,沙姜的香气永留。
作者:郭红霞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