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尧山

2015-01-30 08:27: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初到桂林,听说有一处景点叫尧山。“尧”字是任何一个临汾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因尧帝与临汾有着深厚的渊源,尧都是临汾,尧庙在临汾,尧陵也在临汾,此处怎么有座尧山?经向导游核实,尧山以尧帝命名,山上还有尧庙遗址和尧帝纪念馆。我在尧都侧畔生活了40年,也算得上半个尧都人。尧帝的故事日日耳濡目染,早已浸入我的灵魂深处,影响甚深,并且对涉及到尧帝的一切均有一种地缘的亲切感,面对近在咫尺的尧山,焉有不去之理。

尧山距桂林市区10公里,是桂林海拔最高、屈指可数的灵秀之地。乘缆车上行,山势愈发幽野,登上山顶极目回眺,座座兀立的石峰点缀着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尧山从来都是瑞气祥绕,是桂林风水最好、地理位置最佳的山,远古时期的帝王将相都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北京有十三陵,尧山有十一陵。

帝尧为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开明睿智,宽厚仁慈。在位期间,命属下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经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其科学准确,成为千年历法,沿用至今,推动了农耕文明,促进了社会进步;大力治理水患,遏制水患给百姓造成的灾难;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错误。几千年前的尧帝便能如此,而我们今人都不一定做得到。这一点便尽显尧帝的伟大。尧帝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尧帝,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糙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从尧庙遗址,还看得出当年尧庙的规模。我抚摸着这里的石人、石马,倾听它们诉说当年尧帝庙香火的旺盛、诉说战乱中毁坏尧帝庙的残暴、诉说尧庙遭毁坏后它们在这里长久的寂寞、诉说它们长期与风雨侵蚀的顽强抗争。它们已经在这里默默地坚守了几千年,它们奔着尧帝而来,为着尧帝而坚守。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却也显示了它们的忠诚,我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王仰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我的奶奶

下一篇: 水仙蜡梅共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