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致敬“希望之翼”

2020-07-25 09:17: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致敬“希望之翼”

李关良

  大凡进入临汾一中校园的家长或朋友,一定先要去看看莲花池,转转植物园;一定会驻足桃李园、瞻望升旗台,一定会由衷地发出啧啧赞叹:平阳学府,名不虚传!

  在千树竞秀、百花献瑞的临汾一中校园里,你竟一口气说出了好几个校园的精妙亮点,让闻者充满了殷殷期待观瞻的冲动。就凭这一点,我一定要告诉你,年前新落成了主题雕塑——“希望之翼”,创意新颖,寓意高远,引人向上,更值得我们去欣赏一番。

  “希望之翼”主题雕塑坐落在图书艺术楼北文化广场,东西两侧分别是对称的樱花园和玉兰园,南瞻万世师表孔圣颜,北依一泓绿水莲花池。这里天蓝、水碧、花红、树绿,环境优雅,置身其间,一种天生我材的自豪感与指点江山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呵,“希望之翼”!屹立在这充满勃勃生机的英才苑中,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奋勇向前的绵绵不绝的动力,多姿的临汾一中校园再添一道希望的光彩!

  主题雕塑以“希望之翼”命名,主创者构思奇崛,寄寓深远,四年摹划,三载磨合,山西省雕塑家协会创作室的设计人员从2016年着手创作,两年多的时间里,数易其稿,反复推敲,最后集思广益确定设计方案,再经打磨,到2019年雕塑落成,寒暑易节,花落花开!感谢创意者,感谢雕塑者,一笔一画,一刀一铲,倾注了对教育事业的温暖情怀、对广大学子的无限期待!

  仔细观察“希望之翼”,两组大树的组合构成了形似打开的一本巨“书”。同时,向上、向两侧延伸的造型又恰似展翅欲飞的两只翅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无限的空间想象力,让人对“希望之翼”的主题充满了遐思:“树”的成长和成材需要深深地扎根泥土、汲取营养,人的成长和成功需要遨游学海、攀登书山,要想飞得更高、更远、更稳,就要有足够的动能,希望与信念,从不同的侧面隐喻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规律,真可谓匠心独具,寓意殷殷。

  “希望之翼”的主雕,“树”的造型采用浮雕处理手法,石材选用天然花岗岩雕刻,纹理细致缜密,粗的大气大度,细处如丝如缕,两瓣“似书”“似翅”又“似树”的巨石,造型强悍、优美,引人浮想联翩。于是乎,从落成之日起,常常有人在“树”前徜徉、抚“书”遐思,更有人在雕塑前吟诗陈情、拍照留念、流连忘返。

  顺延着主雕往下看,主雕基座的西、南、东三个侧面,是一组连贯的浮雕长卷,西侧:选取了经典的“丁村文化”“尧文化”和“陶寺文化”内容,展现临汾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的,为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的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设计一座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本土,能代表临汾一中精神特质的当代主题雕塑,从内容上第一考虑的是:她植根于十万年前先祖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丁村遗址”,深受五千年“陶寺文化”与“尧文化”熏陶,几千年来,在汾河岸边生生不息,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从早年的“晋山书院”到1896年的“平阳中学堂”,从1934年的“省立临汾中学”到今日的“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125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临汾一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希望之翼”基座的南侧正面,在阳光的普照下,一群大雁正奔向光明,“希望之翼”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催人奋进!图像表现了关爱、孝敬、忠诚、爱国、求实、创新等诸多领域的内容,数代人的伟人、楷模代表孔子、马克思、鲁迅、雷锋等形象构成了画面的主体,他们的美德懿行、丰功伟业从各自不同的领域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教育着人们、引领着人们,向上向善向着未来!

  “希望之翼”基座的东侧:培育科学精神,展望美好未来,教育引导学生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探索创新。

  让我们转到雕塑基座的北侧看看吧,也许可以更深地理解“希望之翼”雕塑的又一寓意。艺术家们使用了整幅版面,将临汾一中新校区建设中慷慨捐资助学7500万的6位企业家的名字一一铭刻于此,让后来者铭记,感受爱心,学会感恩,从心底永远感激尊师重教的每一个人,功德无量,流芳百世。

  古人云,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心静则智生,智生则事成。雕塑家是这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这样,最需要宁静、守恒,面对“希望之翼”,临汾一中的师生们誓言,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现在、将来以至永远,定会静心读书、潜心育人,臻与至善,人文日新。

  一切都会留给历史,我们也正在书写历史!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临汾一中学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涵养君子品格,刚健有力,自强不息,临汾一中一定会乘着“希望之翼”,飞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